按照云生的想法,他准备组建了三个骑兵旅,分别由略经天、樱子华和烨新桥三人任总镇。
略经天所属骑兵旅为预备队,主要负责各个方向上的支援作战任务。
樱子华所属骑兵旅归属肃泰管辖的第二军,烨新桥所属骑兵旅配属峻峰管辖的第三军。
如此,第二军和第三军便各自都有了一支可以执行机动和支援任务的骑兵队伍。
云生将原吉家庆总镇所属的步兵第六旅一分为二,分别配属给第二军和第三军。
吉家庆总镇所属的步兵第六旅原是三关军的“刺穹”破弩旅。
五年前攻打遵阳之时,120架“刺穹”破弩便是由吉家庆总镇所属的步兵第六旅生产制造的。
将原吉家庆总镇所属的步兵第六旅一分为二,分别配属给第二军和第三军。
如此第二军和第三军分别有了一支执行火力打击和防空任务的队伍。
另外,云生还准备要建立一支投石机部队。
用云生前世部队的话说,有快速机动的坦克部队,实行火力压制的炮兵部队,执行防空安全的高炮部队,再加攻城掠地的步兵,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作战集团。
骑兵,就是云生执行快速机动任务的坦克兵;
“刺穹”破弩,就是云生执行防空任务的高炮兵;
投石车,就是云生实行火力打击任务的炮兵;
另外再加上步兵,就构成了完整的合同作战要素与作战单元。
白天云生与众人反复共同商议部队的具体改编方案,晚上云生则将自己关在房间之中,仔细地琢磨投石车的原理。
投石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杠杆原理。
中间是支点,装填大石的一端质量轻而力臂长,负重的一侧重量重而力臂短。
在投石之时,将石块装填到长臂凹槽之内,拉升负重短臂而压低长臂凹槽。
而后放开负重短臂,在负重短臂的带动之下,长臂向前运动,而后将凹槽之内的石块抛出。
当然这种投石车沉重笨重,运输起来不便。
若是能够改装为弹簧,压低长臂,同时压缩弹簧。在发射之时,只需放开卡环,长臂在弹簧的弹力之下,向前运动,自然就将石块抛出。
但是,在洪莽大地,没有弹簧。即使自己生产制作弹簧,或是难以达到要求的弹性系数,或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因过于脆弱而折断。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竹竿投石车。竹竿有弹性,先将竹竿拉弯,而后放上大石。
而后松开大绳,大石在竹竿的带动下,向前运动,而后抛出。
这种竹竿投石车是云生前世古代最常用的一种投石车,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
但是,这种竹竿投石车使用时间过短,易碎易折,而且稳定性不好,射击的精度也不好。
思来思去,云生决定还是使用杠杆投石车。
云生反复设计,将长臂延长,而将短臂加重,以此增加投石的距离。
但是,长臂与短臂的长度也要成相应比例,以及短臂的负重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这并不是靠云生这个高中生在理论上能够设计完成的,还需进一步的实验与论证。
云生先先后后画了五个图,而后将守道信叫来,为他讲述其工作原理。
云生道:“守兄,我为你设计制作了五个图形,过完年后,你便集合昆郎盆地的木匠,开始生产制作。
这五幅图,你可以相互对比,看那一种的质量更轻,投石的距离更远。
另外,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你们也可以相互比较对证,看存在什么问题,而后不断地改进,争取尽大可能的减轻重量,增大射程。”
守道信看到云生设计的投石车图纸后,也是大吃一惊。
他早就听说云生设计制作了曲辕犁、铁钉、水车以及“刺穹”破弩,当时还有点不相信。
如今再见到云生设计制作出投石车,不由地对云生佩服地五体投地。
“一个人怎么可能如此多才多艺呢?武功又好,而且还懂得机械制作原理。
跟上这样的人打仗,怎么可能会失败呢?”
“守兄,从此之后,装备制作大队便停止生产制作盾牌和箭矢,全力制作投石车。
争取在今年六月份之前,生产出100架投石头车。”
“好的,总镇,只要这投石车设计定型之后,生产制作起来就快多了。”
交待完守道信后,云生叫来肃泰,来到了吉家庆所在的旅。
按照计划,吉家庆被任命为第二军第三旅总镇,归属肃泰管理。
云生道:“吉兄,从正月初十五开始,你们旅将不再参加生产劳动任务。
你集合前期的木匠和‘刺穹’破弩制作人员,全力生产制作‘刺穹’破弩,争取在今年六月份之前,生产300架‘刺穹’破弩。”
云生又道:“另外,我将集合昆郎盆地所有的铁匠,全力打造弩箭。
同样,弩箭制造任务归你所属,你要在六月份前争取打造完成30万支弩箭。
至于铁料,我已通知于度伯,那儿有大量的兽人武器,你尽管前去领取便是。”
吉家庆听后,心中大喜,于是站起身来,保证道:“请云生都统和肃泰都统放心,保证在六月份之前,生产制作出300架‘刺穹’破弩。”
为了增加将士们的安全防护,最大可能地减少牺牲,云生在第一军中配备了5000副方盾和1万副圆盾。
在第二军和第三军中各配15000副方盾,15000副圆盾。
三个骑兵旅,均配备圆盾。
莽江水师旅配5000副方盾及5000副圆盾,保证舰船混战之时可用盾牌抵挡敌舰船之弓箭。
另外,云生又将全军50岁以上的百人师以下人员全部划为后勤装备保障旅所属。
后勤装备保障旅原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