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254章 臭小子,慢慢学吧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4章 臭小子,慢慢学吧你(2 / 3)

股坐下身,天子启便又将那澹然的目光,撒向不远处的几位老者。

“粮食的事儿,你们就别发愁了。”

“——朕还不至于连这点事,都还要让你们这几个老不死的头疼。”

···

“治粟都尉,隶属于少府,不受相府节制,只听命朕一人。”

“虽然常设,但人手、钱粮都并没有多少,根本无力吃下全关中的粮食。”

“所以,治粟都尉常设,仅仅只是为了胁迫粮商们,按照朝堂定下的价格买、卖粮食;”

“——真到了秋收之后,你们的粮食,也还是要卖给商人;”

“开春之后,你们也还是要从商人手里买粮食吃。”

“至于治粟都尉,既不会到田间买粮,也不会到处设粮铺卖粮。”

“除非商人敲骨吸髓,逼的农人费时费力,把粮食送来长安,卖给治粟都尉,否则,有没有治粟都尉,都并没有什么区别。”

“至于平价粮,也是一样的道理——除非商人们哄抬粮价,逼得关中农人不远千里来长安买粮,否则,治粟都尉的平价粮,也还是不会有人买······”

似是闲聊,又似是安抚的一番话语,自惹得几位老者嘿笑着点下头;

而在道出这番话之后,天子启却又将那略有些复杂的目光,撒向了声旁的刘胜。

“这,就是太祖高皇帝立我汉家国祚时,以黄老无为之道,治理天下万民的原因。”

“——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任由农人自身自灭;”

“而是尽量少做出变动、少推行新政,以免地方官府找到机会,从而名正言顺的欺压、盘剥农人。”

“至今,我汉家立国五十多年,继续无为而治,已经不合适了。”

“无论是为了内治,还是为了对外征讨匈奴,都需要朝堂做出一些改变,来让我汉家尽快强大起来。”

“但越是如此,就越要小心——越是急于求成,就越要小心谨慎。”

···

“推行新政,一定要再三思虑,再三小心;”

“在新政推行之前,就要尽量把可能产生的隐患,都扼杀于摇篮之中。”

“要时刻谨记:我汉家,要和农人站在一起,绝对不能忘记照顾农人。”

“——因为我汉家天下,这数以千万计的农人,能指望的,只有皇帝。”

“除了皇帝,所有人,都想要在农人身上咬口肉、占点便宜。”

“如果连皇帝,都对农人的死活不管不顾,那普天之下,就再也不会有人顾农人死活。”

“等农人都活不下去,那我汉家······”

说到最后,意有所指的道出一句‘那我汉家···’,天子启又给刘胜递去一个‘你懂我意思吧?’的眼神;

感受到老爹这几乎是明示的眼神示意,刘胜也下意识接过话头:“四海穷困······”

“天禄永终?”

闻言,天子启只微微一愣;

足足反应了有三息,才呵笑着侧身望向几位老者,手指向身旁的刘胜,语带戏谑道:“瞧这小子;”

“读了没两本书,就到处乱用······”

天子启带头调侃起刘胜,自是让几位老者嘿嘿傻笑起来,却也并没有人,再继续在粮食的话题上深说下去。

再同几位老者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几句,便见天子启含笑发出一声长叹;

再次将头靠在身后的树干上,随手指指身旁的刘胜,冷不丁说道:“这小子,住进太子宫,也有些日子了;”

“就是这属官,少府一直没能凑齐······”

“如何?”

“你们几个老东西家里,可有出息的,给这小子做属官?”

满是随意的一问,却引得几位老者齐齐一愣,不片刻,便有眉开眼笑的将目光移开。

目光虽明显有些刻意的移向了远方,但嘴上,几位老者也都没忘羊做澹然道:“嗨~”

“俺们几个大老粗,都是行伍之间一刀、一枪出来的;”

“教出来的崽儿,又能有什么本事?”

“——也就是大的几个,靠着一身蛮力,被陛下召去了北军。”

“如果太子不嫌弃,陛下直接调去,给太子做卫兵便是了······”

明明激动不已,却又刻意装出一副澹定大的架势,自惹得天子启一阵嘿笑不止;

再调侃几声‘真不多找几个儿子塞进太子宫?’之类,这件事,便算是定下了。

——几位老者家中最出息的几个儿子,将直接从北军调离,以中层军官的身份为框架,用于组建刘胜的太子卫队。

按照先帝时,当时的太子启那支太子卫队的惯例,已经成为太子的刘胜,将拥有一支五百人,也就是一队-一部司马的卫队。

而几位老者家中,最出息的儿子、孙子,便将出任这支太子卫队的屯长、曲侯等骨干。

见天子启似乎没有其他事要说,又没有就此离去的架势,几位老者也都非常识趣的站起了身,朝着不远处的田野之间走去。

——如今,正时值盛夏;

虽然不似春耕、秋收时节,需要农人在田间忙碌,但除草、灌既等工作,也需要这几位‘老农’,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自家的田亩之上。

因为······

“农人,是天底下最苦的人;”

“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仅有的进项,却只有农获。”

“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却多的数都数不清。”

“——要上缴的税、赋,家中自用的柴米油盐,酱醋布帛,再加上迎来送往、红白喜丧······”

···

“难呐~”

“农人的日子,过的极苦,也极难。”

“稍微遇到些变故,就是动辄变卖家产,乃至卖儿卖女,委身为奴······”

“——我汉家的皇帝要做的,其实就是保护这些农人,让这些农人,过上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