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清平司> 茶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茶寮(2 / 2)

照看,出不了大问题。临行前我会修书一封,说明去向,文旋灵若是醒来,也有个交代。”

徐泾怔怔地看着秦安,他莫名有些舍不得,说:“今日一别,老夫该去何处寻你?别给我扯一些有缘自会相见的话,都是没用的!”

“若缘分未尽,何苦不想见?”秦安笑着说,“你若想见,过几年可以到江西寻我。顺便替我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庄子,等着养老呢。”

徐泾一听,有点老泪纵横,笑骂道:“你还年轻!现在养什么老!”

晚间,微风四起,吹得案头的烛火微晃。

秦安挑了灯芯,火光明亮不少。他执起笔,凝神思索片刻,在面前的平铺的纸上落笔,神情专注,姿势端正,背脊如同一颗劲松挺拔坚毅。

徐泾在外头纳凉,无意中看见秦安的侧影,心中暗叹:不愧是世家出身,其中气质风骨,常人难以望其项背。

第二天,秦安起了个早,一推门发现徐泾站在门口,怀里抱着包袱,眼巴巴望着自己。

秦安看着眼前这个都能当自己爹的老人,一时间哭笑不得,说:“老徐,你该不会在这儿杵了一晚上吧?”

“我昨晚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一个老头儿呆在寺庙里也不合适,文大人还另说,我好歹手脚都健全呢,不好意思继续留在这里叨扰人家,”徐泾瞪着一双布满红血丝的眼,“我今后就跟着你走,你去哪儿老夫就去哪儿。”

“你不养老啦?”秦安吃惊,他自己的饭碗都要丢掉,哪里还顾得上徐泾。

“过会儿,天下太平再来养老,”徐泾悻悻地说,“不然会像杨一清那样,养着老突然被捞出来打仗。”

秦安:“……”

他斟酌片刻,说:“我回京,但有一件事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你替我跑一趟。”

徐泾连连点头,保证道:“交给我吧,保证完成任务。”

秦安立即把一个包袱递给他,徐泾下意识后退一步,他已经猜到里面方方正正的东西里装着何物。

徐泾神色几变。

秦安微微歪头,看着他。

徐泾终于颤着双手接过。

“送到三山庭,交给知府高毅,包袱里有我的信和一枚玉扳指,小心别弄丢了,”秦安耐心交代,“若是平安送达,立即传信给我。”

徐泾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行礼后转身离去。

秦安把手里的信放在文旋灵床头,望着窗**沉的天,心情无端郁闷。他用过早膳,要了一匹马,快马加鞭往京城赶。

京城天光大好,空气凉爽,地上还有湿痕还未干透。

等他到了京城外围,路上有个茶寮,里边坐着不少客人,老板娘在外忙碌,时不时与客人们寒暄几句,秦安勒马停步,翻身下马,走进茶寮,要了一碗凉茶。

日夜兼程赶路,秦安肩背的伤恢复的极慢,如今抬手时依旧能感觉伤口撕扯的疼痛。他接过茶碗,大口喝完,问:“多少钱?”

“秦大人,您这碗不用钱。”老板娘含笑看着他,柔声道。

秦安一愣,转头看着旁边那头上包着布巾,面容素白,不施粉黛的女子,感觉十分熟悉,一时间脑海里有找不到对应的名字。

“三山庭,您把我带出来呢。”女子眉眼弯弯,笑的明媚。

秦安恍然,眼前的人是段九鹰的小妾,当时说要去京城找她姐姐周贵妃来着,想来是不能如愿了。

“我姐姐贵人多忘事,”周氏露出一抹苦笑,“久居大内,把自己的妹妹都忘了。”

秦安早就提醒过周氏,就算出去也未尝能有好生活。他姐姐身为贵妃,要是真记得自己的妹妹,来三山庭捞个人不成问题,可那么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动静,怕是巴不得周氏离的越远越好。

“久居深宫,行动受限,要事不得插手,平日里连个真正能交心说话的朋友都没有,她未必有你快活,”秦安展颜一笑,“已有偏安一隅,活得逍遥自在,何必艳羡荣华富贵?”

春风拂过周氏的发间,将嘴角那抹苦笑化作释然。

秦安扶刀而立,朝她微微点头:“感谢款待。”

离开时,留了五文钱在那方小桌上,继而翻身上马,踏着尘土扬长而去。

感谢观阅!(抱拳)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