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实力,完美的匹配了自家夫人,对乘龙快婿的标准。
所以这样的话,孙克俭是绝对不能说的。
但是自己的女儿,又必须抓回来才行。
“夫人,你也不能高兴的太早了。
虽然现在万妖国绝大部分的妖国,已经销声匿迹,更是向我武朝递交了国书。
但是依然还是有一些贼心不死的妖国,他们正在伺机报复呢。
而这个被报复的首要目标,一定是百家城。
咱们女儿现在去了百家城,可是未必安全。”
既然不能明说宁辰对自己女儿有意思的事情,那就只能继续在自己女儿的生命安全上面做文章了。
孙克俭觉得自己这个御史,做的也是够窝囊的了。
这点学识,全部用在跟自己夫人玩心眼上面了。
想一想孙克俭自己都觉得有些丢人了。
果然孙夫人听到自己女儿,可能还有性命之忧,当即就不能淡定了。
他们两个就只有这样一个宝贝女儿。
如果自己这个宝贝女儿,出了问题的话,那孙夫人觉得自己也不要活了。
“那可怎么办啊,你快想办法啊!”
孙夫人虽然脾气急躁,但是也知道,关键的时候,还是要指望自己夫君才行。
孙克俭想了一下,斩钉截铁的道:“为了咱们女儿,我决定辞官,跟着咱们女儿一起北上,去百家城看着咱们女儿。”
听到孙克俭要辞官去百家城,孙夫人又感动又担忧,同时还有一点不舍。
感动的自然是自己夫君,为了他们的女儿,宁可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
要知道孙克俭在梁州事件之后,虽然没有得到过嘉奖。
但是在武昭上台之后,可是给孙克俭连续升了好几级。
现在孙克俭在御史台当中也算是红人了。
正是可以拥有大好前程的时候,这个时候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孙夫人怎么可能不感动。
但是担忧的也是这一点,如果孙克俭辞官了。
那接下来他们一家的收入从那里来。
孙克俭为官清廉,他们在丰京除了这一处宅子以外,就再没有别的了。
家里面就两个丫鬟,一个伺候自己,一个跟着孙非澜,就是做饭都要她和丫鬟下厨。
如果再没有了这样一份收入的话,他们这一家日后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
另外一个,对于北境的情况,孙夫人听到的,可是没有一句是夸奖的。
全部都是说北境苦寒,北境如何如何的乱。
北境如何如何的恐怖。
所以对于北境的情况,对于百家城的情况,她还是非常的担心的。
虽然说在丰京他们的日子过的清苦了一点,但是好歹是首善之地,住起来还是舒服一点的。
真的去了百家城,天天要与那些妖族为伍。
孙夫人是真的担心又不舍。
但是最终内心当中,她还是选择了女儿。
“行,你去辞官,我把家里的东西收拾一下,我们今天就出发去追我们女儿去。”孙夫人说道。
孙克俭点点头,道:“好。”
说完孙克俭就直接出门去御史台辞官去了。
对于自己的官位也好,前程也好。
孙克俭还真的没有多少的留恋。
到了孙克俭这个年龄,说实话仕途也就是走到这里了。
孙克俭知道自己的弱点,自己太过耿直了。
这个即是帝王喜欢的有点,同时也是帝王讨厌的优点。
所以孙克俭非常清楚,自己能够做到现在的位置,已经是武昭照顾自己,顾念自己在梁州的所作所为了。
至于继续往上升,成为武昭的心腹。
孙克俭觉得自己是没有可能的了。
再加上自己的年龄,说实话也不太可能继续提拔自己了。
另外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在儒道上的修为,已经没有可能继续的提升了。
除非是有什么天大的机缘,否则的话,他这辈子也就是养字境界了。
与其如此,不如去看着自己女儿,省的自己女儿被宁辰给蒙骗了。
顺便孙克俭也去北境好好看看,看看宁辰有没有蒙蔽天下。
如果宁辰真的有蒙蔽皇上,蒙蔽天下的行为,他孙克俭绝对要仗义执言,一定要好好的参宁辰一本。
孙克俭先去御史台,说明了自己辞官的缘由之后。
御史台当中,一众御史,都是拼命的挽留孙克俭。
不过孙克俭去意已决,大家也就不再挽留了。
从御史台出来之后,孙克俭就直接去了吏部。
自己辞官还是要到吏部交接一番的。
孙克俭到了吏部之后,正好看到林敦信也在。
见礼之后,林敦信对孙克俭问道:“孙御史此来何事啊?”
孙克俭说道:“我来辞官。”
林敦信一愣,道:“辞官?孙御史可是御史台中流砥柱,为何突然辞官。
难道是这朝中发生了什么,让孙御史不得不以辞官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孙克俭摇摇头说道:“非也。朝中很好。我此次辞官,是打算北上,前往百家城。”
林敦信听到孙克俭要去百家城,更是愣住了。
谁都知道,孙克俭跟宁辰可是对头。
御史挨板子,就是从宁辰和孙克俭开始的。
他们两个可是真正的冤家对头,现在孙克俭怎么会想着北上去帮助宁辰。
“林相我此去可不是为了帮助宁辰,我是想要去看看,宁辰是否真的做到了他给陛下写的那样。
如果他蒙蔽了陛下,蒙蔽了天下,那我可是要好好的参他一本。
如果他没有的话,我也会如实写明一切,上报朝廷。
我身为御史,就该去我御史最该去的地方。”
孙克俭也不全是迂腐,他也知道在这个时候,说他去追女儿,不是太合适。
林敦信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是又觉得御史,尤其是孙克俭这样的御史,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