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那帮子不了解全局又不明真相的文官们,会死死抱着《春秋》大义不放,用传统的政治伦理来否定媾和。 关键是“立志成为小尧舜的”崇祯,也没法理直气壮的说朕就是要媾和,就是要割地,就是要赔款这种话。 他极为看重自己的名声。 太原。 贺今朝接到孙传庭以及吴国俊等人的信件后,松了口气。 崇祯果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只要这件事不被泄露出去,崇祯指定比他还想要隐瞒此事。 贺今朝需要大量的时间渡过旱灾,培养基层干部。 “主公,那傅宗龙作为明史,要亲自出面接待他吗?” 吉珪捏着胡须问,上一次让他在战场上跑了,导致他二进宫又被放出来。 陈新甲派他来的意思,虽然有欣赏傅宗龙的能力,但也有让他背锅的意思在里面。 反正傅宗龙背了不是一次锅,再背一次也算是经验丰富了。 “他不配。” 贺今朝对于这种二进宫还死忠大明的人没什么好感: “就让杨鹤出面接待吧,什么盟誓也让杨鹤干,他岁数大还欠我哥人情。” “是。” 吉珪随即召来一名吏员,叫他去通知杨鹤做好接应准备。 大明的使者算个屁啊,敢摆谱,直接搞他,让他进监狱待着去。 大明的诏狱傅宗龙都二进宫了,想必还没有体验过战俘学校的监狱呢。 “此举一成,杨嗣昌必定认为他是困鸟得飞了。”张福臻倒是不屑的笑了笑。 如今在大明朝廷里驰骋决策的那些人,真是一茬不如一茬了。 想当年他还为大明效力的时候,到底是百花齐放,无论是对起义军还是对关外鞑子,都有着不少应对之策。 如今剩下的皆是没什么过人的本领,反倒嘴上夸耀的功夫一个比一个强。 由此就可以推断出崇祯的用人,越来越喜欢重用说他喜欢听的话的臣子。 这种人能有几个有真本事的? “我觉得主公的教化进度很快,但放眼整个西北三省,还是觉得太慢。” 张福臻捏着胡须摇摇头:“就算我们对大明的最终目的达到了,可依旧没有解决用人慌的问题。” “这种事着急也没有用。”杨玉休则是笑了笑。 大明都软弱到同反贼议和的地步,自家主公建立新朝,吞并全国的指日可待。 毕竟按照大明的传统,反贼只有死和投降两种选择。 可自家主公逼得大明皇帝低头选择秘密媾和,足以见识朱由检真没什么办法了。 “我倒是看吴国俊的书信,鞑子皇太极以义州为根据地,怕是要攻破锦州,从而更好的吞并大明。” 吉珪放下手中接到的书信:“此战,大明必败。” 张福臻接过书信随口问道:“你怎么知晓?” “孙传庭都把大明兵部抄写洪承畴的策略以及批复都送来了,依照大明的操作,洪承畴提出来的那三点要求,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办到的。” 吉珪哼了一声道:“洪承畴的担心不无道理,大明哪里还有那么多的粮食给洪承畴手下的士卒吃,关键还要打持久战? 皇太极学的是诸葛武侯坐地炮的法子,纵然祖大寿洪承畴是个有能力的人,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也不是司马懿。 最终的结果,最少半年,最多一年辽东的战事就会见分晓的。 那个时候大明不仅没工夫对付咱们,他们连张献忠、李自成之流都无法应对的。” 张福臻认真的看完了洪承畴的策略,不得不说眼光与判断相当毒辣。 就是给他做后勤支撑的大明极为操蛋,跟不上他的脚步,能直接把他拖死。 张福臻也放下手中的文书,吉珪说的没错,此番明清之战,大抵上是非战之罪,而是大明后勤不给力,硬生生被拖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