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中,都有着绝对的分量。几十年来,可以说,程朱官学只是考试用的,阳明心学才是缙绅百官和平民百姓心里面真正思想着的东西。
因此,
百人山长和三百官员一起奏请立阳明官学,自然就会引起几乎全国所有读书人的一致支持,就算不支持,也会一窝蜂凑热闹。
而这是什么性质的事呢?那就是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甚至说,自有中国以来前所未见的大混乱——
人人都来谈国事了,只要是个识字的,都拿着国家最严肃的官学来说事,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理,只要是有水井处,都会谈论这个话题,而全部压力,最后都会集中到皇帝身上。
皇帝同意了阳明官学,那就是替换了仁宣以来的正统;皇帝不同意,则立马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
嘉靖心里明白得很——
他们要立阳明官学,等于就是架空了程朱,这就是他们要搞的“心理合一”的实质。他们要把“圣人之制”拱起来,那么天子之制自然就要退下来。
圣人之制是个什么东西?他嘉靖会不清楚?那不就是朱墨说的“新莽伪学”?说到底,就是百官专断天下的说辞啊!这个要搞成了,他嘉靖要么继续做个傀儡,要么就直接退位得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