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必须要流血牺牲。
战争是残酷的。
同样的情形,在《投名状》里也有,但《投名状》的局限在于是个明星向的电影,把兄弟情义过分放大,每个人的性格人设太过明显,缺少弧度。
基层士兵的想法只是点缀,并未花大的篇幅去展现。
这些基层的士兵很多只有普通的愿望,比如仗早点打完看望父母(《拯救大兵瑞恩》),比如拿到一个可以换威士忌的荣誉勋章(《1917》),比如“抢钱抢娘抢女人”(《投名状》),甚至还可以为了新洋(《血战钢锯岭》)。
但所有的战争后面都是政治。
他们的命运并不受自己左右,都得受所谓的“大局”摆布,都是战场上的棋子,有的甚至是“弃子”。
《八百》最大的意义也在于在内地的大银幕上展现国姓中下层士兵的英勇,并不是所有的国姓将士都像以前的《地道战》、《地雷战》那样勾心斗角,贪生怕死。
他们都有家人,但他们是军人。
虽然战斗力确实不如日军,哪怕是国军精锐,但确实“可堪一战”,马革裹尸,无怨无悔。
至于三个主要角色。
羊拐王千元、老算盘张毅、瓜怂姜伍。
他们是小人物,他们是散兵游勇,他们也是一面镜子,展现国军将士的英勇可敬。
陆晨也没打算修改。
他也喜欢拍小人物的个人风格。
他也会在电影里甚至花了大量的篇幅,展示三个人的前后变化。
他们受主流将士的感召,从贪生怕死到杀身成仁,也就几天的时间。
《八百》用魔都做背景,用了苏州河的天壤之别来作对比,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这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边“舍身成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魔都的民众们从开始的漠不关心,到捐款献爱心,再到参与迎接将士。
作为观众的你会感叹,魔都作为东方巴黎,在任何时候,都是那么繁华,夜上海是那么美。
也只有这样的对比。
才会让观众感动,比如,比如敢死队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往下跳,报自己家乡名字炸日本人钢板的时候。
没有前人的负重前行,哪有你现在的“春暖花开”。
这就是陆晨想要通过《八百》要说的话。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电影差点意思。
但这就是陆晨想要说的话。
虽然陆晨知道拍摄《八百》会有困难。
但是陆晨没想到困难来得这么快。
哪怕最近他声名大噪,也难以在《八百》这样的剧组中获得一言九鼎的权威。
毕竟这些明星的江湖地位在这儿摆着。
比如刘天王。
要论刘得华和成龍谁在国内娱乐圈的地位更高,
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刘得华。
娱乐圈有这样一句话。
一年一偶像十年周杰轮百年成龍千年刘得华。
刘得华娱乐圈精神领袖堪称亚洲奇迹全能天王。
他既可以说是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一个里程碑,成龍在这方面就没法和他相比。
这辈子坐火箭都赶不上这样的刘得华。
连续七次荣获亚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第一名,其影响力早已超出演艺界影响力,连续三次荣获博士学位奖,刚刚过去的2010年刘得华荣获世界杰出华人奖。
成龍说白了只是个国际动作巨星。
国际著名艺术家刘得华,国际音乐大师刘得华,刘得华是唯一一位荣获国家荣誉勋章的艺人。
这样的标签就足以说明一切。
身份在这里摆着。
陆晨还真不敢乱来。
剧组就是个小型娱乐圈,大家都很现实,知道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
很少会有人把陆晨当成《八百》剧组的老大,还是捧着刘得华的人更多。
这让陆晨不由地有些失策的感觉。
选个容易镇压的不香吗?
对方的地位太高。
这也导致了拍摄的时候,有其他的声音。
甚至,拍着拍着,会有修改剧本的提议。
大牌演员,都习惯带着编剧进组,这是业内惯例。
除此之外,编剧协会那边也安排了几个人进来。
再加上华影那边。
导致《八百》剧组的编剧有点多。
这不是陆晨的个人剧组!
没办法拒绝这些人!
给大牌加戏,随时给大牌改戏。
对于华语影坛来说,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好多电视剧电影拍着拍着就改了剧本。
原因很多。
其中演员要求加戏就是其中之一。
《八百》剧组就有这样的人。
倒不是刘得华。
而且其他人!
华影那边塞进来的一个二代。
虽然陆晨和华影那边有分歧。
但韩董给他打了电话之后,陆晨还是决定给他面子。
让他们放了几个艺人进来。
让陆晨没想到的是。
刚来没几天,居然就想让他改剧本。
特么的。
人家刘得华都没有意见,你居然给我说《八百》剧情有瑕疵。
其实刘得华不是没意见。
他也有专业的御用编剧。
早就知道了这部戏的优缺点。
不过,想到这部电影是上面选中的剧本。
也就没说什么。
他是没说什么,但是有人跳了出来。
在《八百》剧组拍摄第七天,也就是那个二代的戏份快要拍摄完成的时候。
一个编剧找到了陆晨这里,想要给电影增加一个主角。。
“陆导,既然陆导喜欢拍小人物的个人风格,为何不多加几人?我觉得就三人根本没法突出小人物的个人风格。三个人的态度转变的那么快,电影里根本没有给出足够的交代。”
陆晨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这个编剧。
电影里为什么不给出足够的交代?
因为根本就不用交代。
面对死亡,几天的时间有这么大的转变。
在陆晨看来挺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