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官网争锋> 第648章 日元贷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8章 日元贷款(1 / 2)

冷书记沉吟一下。沉声道:“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层。已经从根子上败坏了。借此机会。市纪委将会对全市国有和集体企业展开调查。”

廖晶看向各位书记。干脆利落定调子:“查处腐败就是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就是要从重从快。希望市纪委的同志们在最短时间内。查出医药药材公司的蛀虫。新的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要参加此次出国采购。时间紧迫。冷书记。辛苦了。”

“请书记放心。”冷九正色道。廖晶书记第一次如此旗帜鲜明。冷九自然不会反驳。“市纪委一定会在最短时间内查处相关涉案人员。一定让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如期成立。”

刘虎军轻咳一声:“医药药材公司的蛀虫被查处。那边是不是安排一位新同志。毕竟企业改制马上步入实施阶段。沒有一位强有力的领导坐镇。很难让改制进行下去。”

“郑森同志完全可以胜任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经理的职务。”冷九书记对自己的老伙计了解至深。“当然。郑森同志改制初期代理公司经理可以。企业改制展开后。还是要选贤任能。”

冷九做事雷厉风行。当天晚上就把医药药材公司的蛀虫全部请到市纪委喝茶。这些专注于自家生意的“官商”。显然沒有一点觉悟。更沒有几进宫罪犯的韧性。几乎沒有经过几轮交锋。就被拿下。一个个竹筒倒豆子。把所犯下的事情全部招认。

处置了这些贪官污吏。在郑森领导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改制阶段。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由张伟代市长带队。带领一个考察团前往日本。进行招商引资、引进设备和技术。

这其中。日本对华日元贷款促成此次出访。显然日本人想和清远市做成这笔生意。实际上在邓华看來。日本人的贷款和他扶贫下乡的扶贫贷款有着本质上不同。尽管都是卖方贷款的一种变形。

这些贷款更多是以实物形式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如此一來提高日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不正当竞争。在世贸组织成员国中。不允许政府补贴企业的行为发生。那将被认定是不正当竞争。是一种变相低价倾销。

当初日本人产品竞争力并不强。和欧美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何况很多亚洲地区人民。二战期间饱受日本人的伤害。从心理上无法接受对方的商品。于是狡猾的日本人就想出來这么一个办法。

日本对华ODA包括两部分:一是日元贷款;二是无偿资金援助和技术援助。其中。日元贷款占70%以上。日本对华日元贷款是华日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9年。

其主要背景是:1972年华日邦交正常化。华夏政府宣布。为了华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放弃日本的战争赔偿。对此。经历了那场侵华战争的有良知的日本人深为感动。认为日本经济发展了。应该对华夏提供经济合作。

同时刚刚经历了石油危机的日本。迫切需要从华夏进口石油和煤炭。并向华夏扩大出口。而1978年华夏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外汇资金配套。而当时华夏外汇储备有限。一些合同难以落实。这就需要引进外资。

1978年8月华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11月华夏领导人访日时首次正式表示华夏可以接受日本的政府贷款。华日政府间资金合作的条件逐趋成熟。此时。日本正值对华友好的大平正芳执政。

在得到日本政界、财界普遍支持下。大平首相1979年12月访华时宣布。为支持华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华夏提供日元贷款和技术合作。1980年。华日双方签署了第一批日元贷款的政府换文。为日本企业向华夏出口大型成套设备和进口能源创造了条件。

且不说从八十年代日元升值所谓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有多大水份。实际上日元升值带來的贷款成本。远比任何贷款利息都要高。日元从二百四十日元兑换一美元。升值到八十日元兑换一美元。意味着日元贷款日元还贷。要付出三倍代价。即便高利贷也沒有这个贵。

更不要说。那些贷款全部是以华夏的能源和原材料作为偿还标的。当时华夏这些能源和原材料在国际市场上。以廉价闻名于世。主要就是因为贷款合同存在。几乎大部份商品都提供日本市场。根本不可能进入国际市场进行正常营销。

华夏改革开放以來。日元贷款是华夏获得各国官方资金合作的主渠道。最多时占世界华夏吸收所有官方贷款的约一半以上。日元贷款曾作为华夏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外部配套资金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华夏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日本进口能源和资源创造了条件。

与之相对应的。这段时间内华日之间的贸易额。相当于华夏和欧美各国总交易额两倍。使得华夏处处是來自日本的商品。从改革开放至今。日本人在华夏赚走的钱。是欧美各国的总和两倍还要多得多。

这其中。华夏能源和原材料廉价出口日本。换取日本成套设备的对华出口。而那些设备。常常是日本人更新换代的东西。最先进的技术。日本人绝对不会往华夏销售。它的主子美国人也不会允许。

华夏人并不因为日本人为占据华夏市场。赚取大把金钱而忘记对方提供的帮助。这是华夏人民族的本性。而日本人却一边大把大把赚着华夏的钱。一边收获廉价能源和原材料。在华夏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上涨。不能继续出口后。日本人随即开始减少甚至有停止所谓贷款的动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