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政治势力,是《西游记》中十分关键的一个利益集团。世人普遍认为,这个集团是《西游记》中最高尚最优秀的一个团伙,这个集团的神仙拥有《西游记》中最为强大的法力与神通,拥有《西游记》中最高尚的道德与情操。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需要开宗明义的指出,《西游记》中的佛教宗教,并不是如来佛所创立的,而是太上老君所创立的。《西游记》原著,认可并采纳了老子化胡之说,也就是太上老君创立的佛教宗教。但是,太上老君化胡为佛,创立佛教,并非摇摇笔杆子和逞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创立的,而是在铁与血、电与火中历尽九死一生才辛苦创立的。出函关后,太上老君化身胡人,依靠天下第一的法宝金刚镯,与野蛮的胡人诸神诸魔进行惊天动地的战斗并最终取胜,才创建了佛教。
或许,正是基于这个历史背景,佛教中的胡人诸神,也就是诸佛、菩萨、罗汉,他们之中有人并不是对太上老君心悦诚服的,他们始终与太上老君离心离德,同床异梦,最终与太上老君分道扬镳。我认为,佛教后来与太上老君的分手,绝不是在宗教战争中实现的,因为佛教诸胡不可能使用武力战胜拥有金刚镯的太上老君,他们的分手,一定是宗教理论分歧和论战的产物。一大批胡佛与太上老君在理论和路线上存在不可磨合的分歧、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论战不已,互相不能说服,于是,太上老君就被集体决策所开除了,就像一位院士离开一家电脑组装公司一样。太上老君离开之后,那个宗教团伙,仍然以佛教自居。
太上老君离开佛教,应该是在如来成为佛祖之前。因为《西游记》原著中承认佛教之中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尊佛,释迦如来是现在的佛祖,在诸佛中排名第三,在其之前还有过去的佛祖,也就是在诸佛中始终排名第一的燃灯古佛。因此,最晚在燃灯古佛之时,太上老君已被扫地出门。
现在的佛祖如来,他所创立和领导的那个团伙,本文称之为佛教政治势力,这是一个脱胎于佛教宗教并且披着宗教外衣的政治团体。
让我们从头分析,看看《西游记》中的如来佛是何许人也?
《西游记》中的如来俗姓释迦,他有着艰苦的成长历程,也是历尽坎坷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坐上佛教宗教的第一把交椅的。特别是他早年的人生,也可谓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很久很久以前,释迦牟尼终于修成丈六金身。《后汉书》有云: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可见,修成丈六金身,就是成佛。可是,如来成佛,既不是在蓬莱岛上修的,也不是在灵鹫峰上修的,也不是在菩提树下修的,而是在凄楚苦寒的雪山顶上修的,想一想那画面,如来的出身也算是备尝艰辛了。
可是刚一成佛,还没来得及体验,如来就突遭厄运,被孔雀一口吞入肚中。当此生死攸关之际,坚忍不屈的如来佛祖没有认命,他与弄人的造化进行了顽强的抗争,最终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得以逃出生天。如来本来打算从孔雀的便门出去,可又一想,觉得太恶心,就剖开孔雀的脊背出去了,然后带着孔雀一起来到灵山。愤怒的如来本打算杀了孔雀,但最终被灵山上的诸佛劝解,说伤孔雀如伤生母,于是如来就没有杀孔雀,最后还把孔雀封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
如果如来真的一心要杀孔雀,那么他在孔雀肚子里就可以杀了孔雀,退一万步讲,他剖开孔雀的脊背出来以后,也可以当场杀了孔雀,没有必要带到灵山圣地当着诸佛的面去杀。如来出来的时候,孔雀已经身受重伤,脊背被从内到外剖开一个至少一丈六尺的大洞,但如来最后是骑着孔雀上的灵山,可见孔雀的伤已经痊愈了,或者被如来治愈了。这个时候,如来再秋后算账,当着诸佛的面煞有介事的要杀孔雀,最后又摆出一副“听人劝、吃饱饭”的慈悲架势饶了孔雀,这就很不单纯。作为一位刚刚成佛的新人,如来和孔雀很明显是在演戏给灵山上的各位老佛看的,让老佛们知道如来这位新佛是很尊重各位老佛的,也是很宽宏大量的。
那么孔雀为什么要配合如来演戏呢?很显然,在上灵山之前,如来与孔雀已经达成妥协,双方本着不打不成交的精神,捐弃前嫌,和衷共济,互利共赢。孔雀不是一个小妖,是一个超级妖怪,其生母是凤凰,是天下飞禽之王。这么显赫的家世,如来自然不会浪费。于是,一番威逼利诱之后,孔雀被迫答应了如来的要求,依据佛教典故,孔雀成为如来的干妈,双方结成母子之好。
那如来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很明显,是为了今后在灵山出人头地。如来只是一个新晋的佛,而灵山之上早已有了数不清的老佛,佛教创始人太上老君也未走远。作为一个新人,如来可不想久居人下。有了凤凰做干外婆,有了孔雀做干妈,如来的后台和背景自然就雄厚了,他在灵山说话就有底气了。后来,如来又把孔雀的兄弟云程万里鹏也接到了灵山上,壮大自己的势力。有了孔雀和云程万里鹏的鼎力协助,如来的势力越来越大。就这样,依托雄厚的外戚势力,在老佛如云的灵山上,新晋的如来成为风云人物之一。于是,越来越多的小弟聚集在如来麾下,越来越多的弟子门生以如来为效忠对象。又经过不知道多少世代、多么艰苦的努力,如来最终得偿所愿的登上了佛教巅峰,成为了佛祖。
章节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