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问道郑总是哪里人时,保安说:“郑总是圣河市人”
张信在想,原来我们在党校读书的时候,就有一个叫郑有华,是圣河市人,他原来是一个县城的建委主任,不会这么巧吧,难道他调到新海市来了吗?应该不会,张信也不多想,就走了。
过了几天后,他又去了那家酒店,不管是不是那个同学,都要去见见这个老总。
他到宾馆时,就径直的走到了总经理办公室,他敲了敲门,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他推门进去,看到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坐在大班椅上,当两个人见面后,同时愣住了,郑总马上站起身来,热情的伸出手来说:“哎呀,张信,怎么会是你呀,我们好久不见了。”郑总伸出手来。
张信这时候也有点激动,真的是碰到老同学。
他赶紧伸出手去跟郑总握手说:“郑主任,你好!我们是好多年不见了,没想到你在这里当老总。”在学校时,同学们都叫他郑主任。所以,习惯了张信也称他郑主任。
郑总叫他请坐,叫他的助理冲了一杯茶过来,只看到他的女助理端着一杯茶笑笑的走过来,递给了张信说道:“老板,请喝茶”
郑总就说:“这是我的老同学,叫张信。”
然后,郑总又对张信说:“这是我办公室新来的助理,叫罗小丽”他指着罗小丽说道。然后,又跟罗小丽说道:“这是我的同学,叫张信。”
这时,罗小丽客气地说道:“张总,以后要多多关照小妹哦”
张信笑眯眯的说:“你这么客气,会让我紧张的。”罗小丽一下笑出来。
郑总比过去精神多了,身体也发福了,肚皮也大了很多,而且,脸上还带有一点红润。
张信嘿嘿笑着对郑总着说:“没想到这么多年,郑主任,还记得我的名。”
郑总递了一支烟给他说:“谁不记得你了?你在学校表演时,那种陶醉的样子,谁都记得,那时,大家还把你叫做陶醉呢。”哈哈笑起来。
郑总问张信:“你现在做什么了?”
张信说:“我原来在国企公司,现在政府解散了,我下岗后,自己开了一家贸易公司。”
“现在是改革开放时代,充满着各种机遇,自己开公司也好,搞得好,比你赚那些死工资还多。”郑总说道。
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推门进来,郑总马上站起身迎上去,热情的跟他打招呼:“孙大人,欢迎,怎么今天有空跑到我这里来了?”
那个叫孙大人的说:“我来办事,路过这里,就上来看看郑总。”
他看了看张信,就问郑总:“你们在谈事吗?是不是我打扰你们了?”
郑总说:“没有,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
郑总对张信说:“这个是市招商办的孙主任,也是新海市经济开发区主任”然后,又对孙主任说:“这是我们原来党校的同学,叫张信,现在自己开公司做生意。”
张信和孙主任握手相互说:“你好!”
小丽端了一杯茶进来,递给了孙主任。
郑总问孙主任:“现在招商搞得怎么样,搞了多少个项目了?”
孙主任说:“现在改革开放,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招商,竞争很激烈,难度是有点大。”
他转过头来问张信:“张总,你是做生意的,你认识朋友多,帮我们推荐,推荐”
张信笑了笑说:“我也不认识什么人,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要招商到大项目,确实不容易,不过,我觉得,你们可以改变一下招商思路。”
孙主任马上说道“你说来听听。”
张信喝了一口茶,想了一想说:“你们现在可能采用的是招拍挂的方式来招商,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思路,比如:当一个公司投资一个项目时,常常会出现资金紧张问题,我们可以用低价的土地,甚至无偿划拨土地给他们,规定经营多少年后,当税收达到多少时,就可以无偿的划拨这块土地给他。你想想,如果他们投资在上面建厂房或者建办公室楼的话,这些固定资产,他们是搬不走的。他们每年都会源源不断的在这里生蛋。这样既可以解决他们的资金困难,又可以让他们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也许这样做,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对那些龙头企业,更要特别关照,因为,这些龙头企业,可以带动一串的下游企业。外省有一个市,就是通过这种的方法,成功的招来了大批的国内外项目,而且,很多是龙头企业,它现在变成了中国的经济强市。”
孙主任听完后,拍了一下大腿说:“这个想法不错。”
张信又说:“你们要主动出击,登门拜访,最好是1对1的服务,这样人家商家,才看到你们的诚意。”
孙主任说:“我们原来都是老一套的方法,守株待兔,坐在办公室里等人家来找,也许这种方法已经过时了,人们不是说与时俱进吗?看来,我们要改变一下我们的工作方法。”
孙主任抬起手看一看手表,站起身来说道:“这样吧,我还约个人谈项目,我先走,张总,你改天有空到我办公室坐坐。”然后,他跟张信互换了名片,就离开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