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放在寻找那个隐藏起来的案件上面了。
“根据之前的结果反推,这个影响大盛朝国祚的最后一个案件,多半就隐藏在这些奏章中。
“而且,极有可能跟某位权臣有关。
“可问题是……现在的朝堂中,似乎找不到一个跟周平同级别的权臣了啊……”
楚歌仍旧没有太多头绪,只能不断地翻阅奏章,尤其是那些跟有名有姓的大臣有关的奏章,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突然,他的手停住了。
“前丞相司馬延上疏請求赦免遠房亲戚李佑……而且不是第一次上书了……
“李佑的的罪名是牵涉到周平一案,将要被发配边疆。
“如果单说这件事的处置方式,免罪与否似乎只在盛太祖的一念之间。免或者不免,都说得通。”
楚歌陷入了沉思。
之前他也见过这道奏疏,但都没太当回事,直接批复同意了。
原因很简单,他没觉得这是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
前丞相司马延是盛太祖开疆拓土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功臣,甚至说是第一功臣也不为过。
此时,司马延早就已经因病离开了丞相的位置,甚至就连接替他丞相位置的周平,因谋反的事情而被诛灭,也已经過去了近十年了。
之所以他的这个远房亲戚李佑此时才受到株连而被发配,是因为周平案是一次大案,整整持续了近十年之久,一直延续到现在。
之前楚歌单纯觉得,司马延既然是个大功臣,也已经从丞相的位置上退了下来,而且都已经七十六岁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而且周平案本来也牵涉甚广,其中肯定有很多被株连的人都是无辜的。这个李佑既然是前丞相司马延的远房亲戚,又是十年后才被周平一案牵扯到,多半说明他跟周平一案的牵扯没那么深。
既然如此,卖给司马延一个面子、把这个无关紧要的李佑赦免了又如何呢?
可此时再看到这份奏章,楚歌才意识到有些不对劲。
因为他想起来按照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司马延的最终结局是,全家七十余口全都被杀,儿孙一脉因为与皇室联姻的原因得以保全。
之前楚歌一直觉得,杀司马延并没有这个必要。但现在看来,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难不成……这个人也要我来杀??”
楚歌眉头紧皱,陷入了困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