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放人了,就意味着这次也一定会放人么?
“一入金营便是羊入虎口,老虎吃不吃羊只取决于自己的心情,岂会因为羊的礼节而有所变化?
“唐相,你怕不是和我那位皇兄一样,昏了头了!”
唐钦脸色又变了,这位郓王五次三番地不称陛下,已经是十分大不敬的事情。
只是此时,太上皇却说道:“哎,郓王说的有道理。官家临行之时我已经再三劝说,绝不可去,可官家不听……”
原本这位太上皇,已经被皇帝架空成了工具人。
大部分朝会都是不能参加的。
但这次,由于皇帝不在,而且又是郓王回来,所以他才得以上殿。
而此时,唐钦隐约感觉到,事情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位太上皇……似乎动了一些别的心思。
樊存不由得心中了然。
此时朝堂的局势果然如盛太祖判断的一样!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他上前一步,朗声说道:“父皇!
“皇兄深入金营,危在旦夕,倘有不测,其如宗庙何?请父皇念社稷为重,早定大计,以安社稷,以慰黎民,则天下幸甚!”
此时的齐英宗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早定大计?”
樊存又说道:“国家岂可久虚君位?”
他的话还没说完,唐钦已经大怒:“放肆!
“郓王殿下,陛下虽在金人营中,但尚且安然无恙,你竟敢妄言废立之事……你,你莫非是要谋反不成!”
此时,朝中的所有人总算明白了郓王此时的来意。
郓王千里迢迢地以勤王的名义赶来,但来了之后的第一件事却并不是向金人发动进攻、救回皇帝,反而是先来到朝中,见到太上皇和文武百官。
这足以说明,他从一开始就是想行废立之事!
而且,找的理由十分充分。
此时皇帝深入金营,危在旦夕,万一有个闪失,岂不是群龙无首?整个朝堂,整个京师,必然就要大乱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另立个新君,暂时接管朝政没毛病吧?
等把皇帝救回来之后再将皇位还回去嘛。
这种权宜之计,在此时却是很有必要的。
唐钦还想说什么,但樊存却压根没理他,而是继续看向太上皇齐惠宗:“父皇,请早建大计,早慰生民!”
齐惠宗浑浊的双眼中似乎也闪过一丝光亮,说道:“郓王言之有理!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太子年幼,未能遽理万机。郓王年长,乃是朕之亲子,宜嗣大统,以安家国!”
唐钦气得跺脚:“岂可如此!”
朝中的一众大臣,也瞬间汹汹然地吵了起来,甚至有扑上来痛殴乱臣贼子的意思。
樊存却是无动于衷。
他冷眼旁观着众人的表现,完全是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
此时的朝中的局势,果然如盛太祖之前分析的一样。
齐惠宗与齐英宗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齐惠宗之前打算当甩手掌柜,把责任全都扔给齐英宗,自己溜之大吉。但很快就又因为失去了权力而感到失落,就有了另立中央的想法。
他之所以在第一次金人退兵之后回到京师,自然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
若是齐惠宗真的想要撒手不管,只想一心修道、享乐,又岂会回到京师这种险地?
齐英宗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不仅将齐惠宗给软禁了起来,踢走了朝中的齐惠宗旧臣,甚至就连他自己亲自入金营这件事情,也有些关系。
其实,金人本来是想让太上皇过去“议和”的。
但齐英宗这个大聪明当即表示,你们想绕开我另立中央?未免太小看我的智商了!要去的话,那我就亲自去!
就这样,这个大聪明替齐惠宗去了金营。
总而言之,齐惠宗此时其实已经后悔了。不管是禅位也好,或者是回到京师也好,他与齐英宗的矛盾已经到了几乎无法调和的地步。
而此时的郓王,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台阶。
那就是另立新君!
从法理上来说,齐惠宗是有这个权力的。
皇帝不在宫中,而且不知何时能够回来,那么皇室和大臣,就可以谋立新君。
皇室之中,自然是以太上皇的地位最高。只要太上皇提出此事,而群臣又基本上都同意,那么此时就能成。
然而,太上皇确实同意了,可这些群臣,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以唐钦为首的大臣几乎是要当场把金銮殿的顶给掀了,坚决不同意。
原因很简单,他们可都是齐英宗提拔起来的!
就像唐钦,他本身是主和派,在齐英宗手下颇受重用。
如果是皇太子登基,那么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他自然还是大权在握,没什么影响。
但如果是郓王登基呢?那么他这个前朝的宰执,几乎一定会被清理了。
其他的大臣也都是如此,他们的利益早就跟齐英宗高度绑定了,此时又怎么可能允许郓王废立皇帝?
唐钦梗着脖子,准备据理力争。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