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我的,就留下来。
“当然,要跟着我,就要做好包括忍饥挨饿、众叛亲离等一切心理准备!”
众将不由得面面相觑,脸上全都带着骇然的神色。
这是要分道扬镳啊!
虽然没有明说,但韩甫岳将军的这番话,其实已经摆明了要对当前的整个军队进行一次提纯。
班师回朝的,还有跟他一起留下的,都各自承担后果。甚至有可能这两拨人,以后就要刀兵相向了。
这确实是一个极难做出的抉择。
如果班师回朝的话,他们这些副将有可能会被收买、拉拢,过上十几年的太平日子,但是,也有可能会被杀鸡儆猴。
而手下的那些兵卒,虽然大概率不会有性命之虞,但看看齐朝其他厢军、禁军的状况,就知道以后同仇敌忾打金人是绝不可能了,无非是军官吃空饷、士兵做生意,勉力维生罢了。
可若是跟韩甫岳将军留下呢?那就等同于谋逆。朝廷必然不会再供应军粮,而且大概率会让其他的将领前来讨伐。而此时金人虽然主力重创,但若是能搏一个杀死韩甫岳将军的机会,他们多半也会铤而走险。
到时候,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腹背受敌的情况之下,恐怕是凶多吉少。
众将全都默然不语。
赵海平则是挥了挥手:“下去吧。
“对了,还要再叮嘱你们一句。此事若是有人敢蒙骗手下的军卒,不跟他们说实话,不论是诱骗他们南归或者是诱骗他们留下……全都军法从事,杀无赦!”
诸将齐声说道:“是!”
而后,各自回营了。
虽说这些人也有可能会搞小动作,但赵海平整体上还是不担心的。
一方面是因为韩甫岳将军的情谊仍在,大多数将领都会念在旧情按照他的意思来办;另一方面,就算有一些将领有些别的心思,但在军中也不敢做什么。
韩将军摆明了连皇帝的旨意都敢不听了,你在这搞小动作他不敢杀你?那可能吗?
所以,赵海平的这最后一道军令,还是彻彻底底地落实了下去。
……
数日之内,驻扎在朱仙镇的十万大军,骚动起来。
各部都已经从各自的将军那里,得知了皇帝以十二道金牌召唤韩甫岳将军、而韩甫岳将军拒不奉诏的事情。
而这个两难的抉择,也摆在了所有士兵的面前。
班师回朝?还是跟着韩甫岳将军,共图大计?
两条路,都是前途未卜。
但好在相比于历史上的真实情况,他们还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十日后,大军开拔,班师回朝。
几名领兵回朝的将领面有愧色,都不敢直视赵海平的眼睛。
但赵海平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让他们回去之后好自为之。哪怕无法再匡扶社稷、拯救黎民,也至少应该谋求自保,不可轻易为奸佞之人所害,更不可同流合污、背信弃义。
原本围布在朱仙镇周围、绵延数里的军营,随着大军的开拔,也变得空空荡荡的了。
赵海平看向仍旧愿意留在自己身边的部将,以及最终愿意留下的兵卒。
此时,这些士兵已经如同往日练兵一样,整齐地排布于中军大营之外的空地上,军容齐整,每个人的脸上都有悲愤之色。
此时赵海平手中的兵卒,已经从十万人,骤降到三万余人!
当然,各部将临行之前,还是将军中大量的军械、辎重、战马等资源,全都留了下来。
毕竟对于这些班师回朝的人来说,未来也基本上不可能再打了,应该留给更需要这些的韩甫岳将军。而且,他们也不得不留。
至于这些部将,他们原本手下的兵卒有想要回去的,而那些想要回去的将领手下也有不愿意走的兵卒,所以这次之后,各个营都要重新整编一番了。
这虽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但诀别之后又看到曾经十万人的大军此时已经十去七八,这些人终究还是不免有些感伤。
而现在,所有人都看着赵海平。
他们将身家性命全都托付于此,是出于对韩甫岳将军的信任。不论是刀山火海,他们都愿意陪着去闯荡。
而现在,是赵海平向他们给出承诺的时候了。
赵海平迈步来到一处高坡之上,环顾四周,准备开始自己的训话。
在真实的历史中,韩甫岳将军也时常进行这样的训话。每每讲到靖平之耻,往往痛哭流涕,将士们受到这样的感召,无不感怆。这种家国情怀,也只有韩甫岳将军这样身先士卒的神将,才能深深地根植于每个士兵的心中,形成一种战无不胜的强大军心。
而现在,赵海平也要用一次训话,重新将分裂的军队凝聚起来。
“将士们!
“此前每次出征,每次要打硬仗,我都会站在这里,给你们讲靖平之耻的事情。
“今天,我还是要讲靖平之耻。但要讲的细节,却跟以前不同。
“我想请问诸位,靖平之耻,到底是谁的耻?”
赵海平大声质问,下方的军卒们,则是脸带茫然。
“回将军,是我齐朝之耻!”一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