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九个哥哥团宠小甜包> 第165章 不相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不相信(2 / 3)

苏爷爷忙推辞。

“我明天早上正好不忙,送孩子们出发之后,我再带着你在省城转一转,也难得现在气氛好了许多。”

董元忠这几年虽然是一把手,可是周围很多人盯着他,片刻都不曾放松过。

他自己也想偷得浮生半日闲。

“爹,没事,就让老领导去吧,这次的车票还是老领导找人帮忙买的。”陈子安说道。

苏爷爷只当车票是陈子安找人买的,却没想到,竟然是大领导帮忙。

他局促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小陈,你说这个干啥?”

“要不是老领导帮忙,哪里能买到这么多卧铺,去京城好几天的时间,总不能硬座去!”陈子安笑着说。

苏爷爷等人忙就道谢之后,才离开董家。

出了董家的大门,苏家众人总算长舒一口气。

一家子人回去的时候,沈自珍一家人已经回来了。

沈自珍也没多打听,不过是说几句话,便各自回房休息。

翌日一早,陈子安早早出门买了早餐回来。

等其他人起床的时候,热腾腾的包子、油条、豆浆已经放在桌上了。

“子安费心了。”苏爷爷看着桌上的早餐,对这个女婿真是越来越满意。

因为对陈子安满意,苏爷爷还没忍住瞪了儿子一眼。

咋就这么没眼色呢?

苏老三摸摸鼻子,怎么啥都没做就错了呢?

算了,错了就错了吧!

沈自珍两口子也过来和他们一起吃的早餐,苏桃花还心疼地说:“怎么还买早饭了?我们带着馒头饼子嘞。”

这么多要花多少钱多少票啊。

“等上了火车,想吃热饭热菜就难了,早上先吃点儿热的。”苏满秀笑着将筷子和包子递给苏桃花。

苏桃花一想也是,听说火车上的饭菜可贵了,而且味道还不好。

“姑父,这些碗筷是哪儿的?”苏首温问道。

“借的,押了两块钱,等吃完了,我再给送回去就行。”陈子安大口咬了一口肉包子:“娘,这个包子味道还没您做的好呢。”

苏奶奶听陈子安这么说,当下就乐了,笑着说:“你爱吃我做的包子,我回头再给你做。”

苏老三心酸了,怎么爹娘都喜欢妹夫?分明他才是亲儿子。

苏小甜也觉得这个包子味道不如家里做的,因此,拿了一根油条吃。

大家伙儿吃过早饭,陈子安还了碗筷,一行人便张罗着去火车站。

这边还没出门,董元忠两口子却已经到招待所的门口了。

陈子安忙就将众人都给董元忠介绍了一下。

知道沈自珍的身份之后,董元忠还好一番感慨。

随后,又主动问起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

“这两年我听人说,红心大队的庄稼比别的地方产量都高,却原来有你这个农业大学的专家在。”董元忠爽朗地笑着。

他虽然人没有去红心大队,但对红心大队确实一直都在关注。

沈自珍不好意思了,红心大队的庄稼收成好,并不是他的功劳,最起码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首长,您的赞许,我受之有愧啊!”

“不愧,不愧。你是有功之人啊!”

“红心大队的粮食产量,在我到红心大队之前就已经明显增产了。”

这话说出来,倒是让董元忠一愣,怎么可能?

“小甜这孩子,是农业方面的天才。”沈自珍目光慈爱地看看苏小甜,然后又抬眼看向董元忠。

他的问题已经落实了,回到以前的工作岗位了,可是杜老还生活在红心大队不能回家。

要不要顺便说一下,董元忠是省里的大领导,或许有办法呢?

“还有,还有如今还在红心大队的杜同和,也是农业方面的专家,只是,杜家早年是资本家,老人现在也只能留在大队里。”

简单几句话,董元忠明白了,沈自珍这是给杜同和说情呢。

杜同和说起来也是对国家有过功劳的人。

“这个事我回头想想办法,不过,到底不是我们省里的人,未必能解决。”

董元忠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但沈自珍已经十分开心了,忙就连声道谢。

“首长,您不知道,这一老一小在我之前,就已经着手培育良种了,红心大队的粮食产量节节高,主要是他们培育出的种子好。”

这件事,除了红心大队的个别人之外,就连大队里的许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猫腻,只知道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沈自珍不是贪恋功劳的人,不会做出将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这样没品的事。

索性就趁着这个机会对董元忠交代清楚了。

但董元忠却很难以置信,怎么可能?

苏小甜才多大年龄?怎么可能会种地?就别说还要培育种子了。

莫非,沈自珍的苏家人的照顾,所以要将这份功劳给苏家?

董元忠觉得,自己猜测到了真相。

瞬间,他对沈自珍的高风亮节又有了新的认识。

沈自珍叹了一口气,猜到董元忠可能想岔了,遂又解释。

“首长,小甜这孩子,在农业知识方面的造诣很高,甚至比我还高,这两年,我从小甜的嘴里听到了不少的新知识。”

沈自珍的名声董元忠曾经听说过,这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农业科学家。

现在他却极力推荐一个小姑娘。

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可能。

一个小娃娃罢了,就算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番作为吧?

董元忠本人对农业知识了解并不多,但不妨碍他提出几个问题考一考苏小甜。

苏小甜知道董元忠是在考察她,不慌不忙的一一回答了。

答案十分准确。

不要说董元忠,就是沈自珍也暗暗点头表示赞许。

“看起来,一代新人换旧人啊!”董元忠感慨的说:“苏老哥,我只当你培养出几个出色的孙子,谁知,孙女儿更出色。”

说起孙女儿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