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
苏满秀等了他一眼:“这还用得着你说。”
小甜能写故事,肯定能赚钱,只是,一个家难道要靠一老一小两个人支撑?
“我觉得,我爹妈可能会放弃工作跟着来京城,到时候,我爹妈能帮着奶奶开饭馆,不会让奶奶累着,家里也能多赚不少。”
这一点苏小甜也是早就想到了的。
大爹,二爹两家人是不是能舍得放下一切到京城她不知道,但她觉得她爹妈都有可能。
“这件事,我们还是问一下爹娘的意见。”苏满秀说。
虽然小甜的计划不错,但到底只是一个小孩子的意见。
三个人正说话,杜同和敲门进来了。
“子安,满秀,我有一件事想和你们先商量商量。”杜同和说出这话的时候,带着局促,显然,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有些强人所难。
二人对视一眼,很奇怪,有什么需要和他们商量的。
两家人关系虽然好,但严格说起来,打交道的地方却不多。
杜同和竟然能这样说出商量的话。
“您说吧,杜叔叔!”陈子安点头,淡声说道。
不管是什么,总要先听一听,才好下结论。
苏小甜也很好奇,但这是大人们的事。
她便坐在一旁,准备闲来无事从旁边摸过来一本书,打开,然后利用视觉死角调出系统图书馆的面板,准备拿一本书出来读。
这几天也不知道忙什么,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昨天,甚至都没有看够十个小时,以至于影响了她的收入。
虽然用积分兑换食材出售很赚钱,但每天读书可是长流水,旱涝保收啊!
就在苏小甜准备将书抽出来的时候,就听到杜同和开口了。
“我知道这件事原不该提,可考虑再三,我还是觉得,小甜应该在京城读书,才不至于耽误了。”
陈子安和苏满秀两个人都没想到,杜同和竟然开口就是这样的要求。
这个要求确实强人所难。
苏小甜虽然是女娃,但在老苏家所有人的心里,都是最重要的存在。
让他们苏家的宝贝来京城读书,怎么可能?怎么可以?
虽然当初小甜认了杜同和夫妻做干爷爷干奶奶,可那到底也不是亲的啊!
“杜叔叔,这个怕是不行,我爹娘不会同意。”苏满秀硬着头皮说道。
杜家夫妻唯一的儿子死在了战场上,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的。
他们也不过是想身边有个人陪伴着,他们原本应该答应,但……
苏小甜也是愣愣地看着杜同和,不明白为什么干爷爷忽然就生出这样的想法了。
“你们且先听我说,一则是我们考虑到京城的教学条件更好一些,小甜聪明,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二则,我托人打听了一下,小甜高中毕业,只怕年龄还不够参加高考。”
显然,其他的人都没有想到苏小甜会因为年龄太小不能参加高考这个问题。
小甜今年就要上高中了,两年高中毕业,十四岁参加高考,这年纪确实有点小。
陈子安看了一眼苏小甜,问道:“您可打听清楚了,多少岁能参加高考?”
家里还有两个同级的小怪物,一个比苏小甜大一岁,一个比苏小甜大两岁。
“最少要年满十六岁才能参加高考。”杜同和说。
如果不是余瑞媛在与苏小甜说话的时候,无意中问道这个问题,继而想起来,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去打听这件事。
陈子安无奈地看看苏满秀,那表情活脱脱就是在说:“看吧,孩子太聪明太厉害也不行,三个孩子年龄好像都不太够,小八在高考的时候,还差两个月才满十六岁呢。”
苏满秀看懂了陈子安的意思,无奈地苦笑起来。
谁让苏家的孩子都厉害?
但不能参加高考,这可怎么办?总不能一个高中来来回回反复读好几年吧。
苏小甜显然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她一直以为,只要高中毕业,都能参加高考。
现在这问题是真的大了!
她难道要读两遍高中?太浪费时间了!
“子安,如果不是知道这些,我是断然不会提出这样要求的。虽然我们两个老家伙也希望小甜能陪着我们,但到底,我们做人也不能这样自私!”
他们是爷爷奶奶,但是前面要加上一个干字,那就证明了,跟亲爷爷亲奶奶是有差别的。
“杜叔叔,您这边还有其他办法?”
陈子安觉得,杜同和既然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有办法能促成这件事。
杜同和果然点头了:“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市七中的高中部要招收一个少年班,条件很苛刻,年龄要求十岁到十四岁之间。”
“您想让小甜去参加考试?”苏满秀问。
“我想让小甜去参加考试。我也想让小八和小九一起过来参加考试。”
杜同和不敢肯定,那两个小子能不能考中。
毕竟,竞争太大了,苏家的几个孩子再怎么优秀,到底是被教学条件耽误了。
但这些话,杜同和没有办法说出来。
陈子安点头:“这件事,我立刻想办法与我岳父岳母他们商量。”
关系孩子一辈子的事都是大事,他不敢耽误。
杜同和点头:“招生报名就是十天之后,考试在开学之前。”
“我知道了。”陈子安立刻答应下来,与苏满秀说了一声之后,离开了杜家,匆匆忙忙去想办法打电话了。
红心大队还没有电话,电话最多只能打到公社里。
陈子安觉得还要请人去帮忙找人,太麻烦了,因此,他直接将电话打到了县里的汽车队。
结果,苏老三不在汽车队,出车去了,接电话的人说是要第二天才能回来。
没办法,陈子安又将电话打到了鸡蛋糕厂,可鸡蛋糕厂那边的人说,今天梁秀和齐良英两个人都休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