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顾老太太见着人都出去了便说道:“你跟外祖母好好说说,你怎么跑到后花园的湖边去了?”
谢昭歌听顾老太太问便如实答道:“子环妹妹说后花园实在好看,前几日在湖边看见有兔子出没,湖里还有被冻着的鱼,让我去看看,还说兔子跟鱼怕人,只能我俩去看,人多了就会惊了他们。”
顾老太太听了心里一沉再沉,这么小的孩子就有如此歹毒的心思。
“往后莫要单独跟着她去玩了,再有下次外祖母就不让你出门儿了,听见了吗?”
“听见了。”谢昭歌乖乖答应。虽然手痛,这次出去又摔着了,但心里却是高兴的,让外祖母,舅母,表兄都在心里留了一颗种子。
外祖母知晓,外祖父定会知晓。舅母知晓舅舅也定会知晓。离揭开了李子环这个女人的面具那一日又近了许多。
顾老太太见着她还有些精神气儿,跟她说了会话就回了。
晚些舅舅也来看了她,还带了些小礼物,说了会话又叮嘱了她好好养身体,也就回去了。
谢昭歌想起表兄还跪在祠堂,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心想这夜里冷得很,也不知道表兄受不受得住。
顾府祠堂
顾子清正跪在列祖列宗面前忏悔,不敢有一丝懈怠。他跪的挺直,祠堂里的蜡烛将他的影子拉的有些长,倒映在祠堂的大门上。
“吱呀……”
门被打开了,秦氏拿着食盒从外面跨了进来。
“吃些东西再跪吧,饿坏了你祖母还得担心”秦氏慈爱的摸了摸他的头,把食盒放在地上打开推到他面前。
“母亲。”顾子清见着母亲心里有些难过。
“先吃些东西再说吧。”秦氏拿了一碗面递到顾子清眼前。
“嗯。”顾子清看着母亲拿到眼前的面,突然就感觉饿了 接过母亲递过来的面吃了起来。
见他吃的有些急秦氏担心他噎着了,不免提醒道:“慢些吃。”
顾子清真是饿狠了,一碗面很快就吃完了,他这才开口道:“母亲我是不是做的不好,月儿妹妹险些又落了水。可是子环妹妹为什么会这样,孩儿不懂。”
“知道为什么你祖母罚你吗?”秦氏望着他慈爱的问道。
“祖母让我看着妹妹,我却没看住,反而让妹妹受了伤,还险些又落了水。”顾子清说着说着有些哽咽。
“母亲也怪我吗?”顾子清眼角有些微红的问秦氏。
“是不是委屈你祖母知道并不是你的错却还罚你,不罚你子环妹妹?”秦氏摸摸儿子的脸,有些微凉。
顾子清望着祠堂里的蜡烛沉默了。
“你祖母罚你是因着你是兄长,却对危险一无所知,因着你的不谨慎你妹妹差点丧命在自己府里。怕你以后因着不谨慎送了性命。”秦氏拉着他的手又说道:“不罚你子环妹妹,是因着她不是自家的女儿,她爹又对你爹爹有恩,她终究不是顾府的人。”
“你祖母心里有你才气你不争气,才罚的你。”秦氏看着他眼睛亮了起来,心里有些好笑又有些心疼。
“母亲,是孩儿不懂事。”原来祖母不是不疼我,反而是疼着我才罚的,想到这里他也就没有委屈了。
“母亲回去吧,夜里风大。”顾子清吃完了面催着母亲回去,现在想想自己这么大了还要母亲来哄着,顿时有些羞愧。
“这就回了。”
秦氏收拾好了东西拿着食盒刚转身就见着角落里放了两盆炭火。心想定是母亲叫人送来的,没有母亲的话谁敢放炭火进来。
秦氏出了祠堂关了门带着门外的丫鬟回去了。
秦氏刚走远,祠堂的门再次被推开了,顾子清以为是母亲还没走不免有些担忧道:“母亲,怎的还没走?是落下什么东西了吗?”
“子清哥哥,刚刚舅母来过了吗?”谢昭歌听见他叫母亲,想是舅母来过。
顾子清突然听到谢昭歌的声音吓了一跳,惊道:“月儿你怎么来了?”
谢昭歌忙唔着他的嘴轻声道:“你小点声,我是偷偷溜出来看你的,夜里风大,怕你在冷着了。”
顾子清轻拉下她的手查看“你这还伤着呢,跑出来受了风寒可如何是好。”
谢昭歌收回了手,从怀里拿出来一顶黑色锁纹斗篷给他说道:“我好着呢,这手过几日也就好了,你快披上冻坏了可得天天不能出门了。”
顾子清只得披上了无奈道:“好了,你回去吧,你要冻坏了,可真得天天不能出门了。”
“我不怕。”谢昭歌心道还是挺怕的,外祖母说了不让出门可得活活憋着好一阵子。
顾子清只见她一人,没见她带丫鬟疑惑道:“你是一个人偷偷跑出来的?”
“那倒不是,我叫了月菊姐姐偷偷背着悦秋姐姐出来的。”确实是折腾了好久才骗过了悦秋得以脱身。
顾子清怕她又病着皱眉道:“你快回去免得一会被发现了,少不了要告诉祖母去。”
“我这就走,子清哥哥可别受了风寒,我还等着你给我念画本呢。”谢昭歌看着他好好的也就放心了,斗篷也带到了自然不敢再耽搁,带着月菊又偷偷溜回去了。
顾子清把她送走了才安心,怕她出来回去又给病着了可不得了。
祠堂总算是恢复了安静。
李子环跟着秦氏回去后,心沉到了谷底。
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谢昭歌摔的如此巧妙,明明是按着计划来的,骗她去的时候明明没有人知道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怎么顾子清,跟悦秋带着下人来的这么快,她当时都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发生了。
这么久的心血付之东流,让她气愤不已,谢昭歌真是让她狠狠的摔了一个跟斗。她紧紧握住拳头,只觉得冷得不得了,冻得她冷的只打颤。
现在顾府的人对她有了防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