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李谕说,“我已经做好材料,应该很快就能通过。”
随后,包括福特、亨利·利兰、小摩根、托马斯·杜邦、查尔斯·凯特林在内的一众美国顶级企业家在华尔道夫酒店举行宴会,邀请了李谕。
——额,难怪老美一直靠虹吸全世界的人才来维持科技霸权……
后来的研究估计,在使用含铅汽油的上百年中,最少一亿人死于铅中毒。
李谕说:“抵抗爆震,用乙醇不就可以?”
经过技术迭代,后世已经不需要四乙基铅来抗爆震。但氟利昂其实一直还没有什么好的替代品。
美国的石油巨头和汽车巨头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力量极强,根本无法阻止他们搞含铅汽油。后来克莱尔·帕特森费了好大劲才让公众认识到含铅汽油的危害。
反正现在想针对小鬼子,美国佬是最佳的合作对象。
能做到这些,全赖他的两大发明:四乙基铅和氟利昂。
随后米吉利联合美国几个石油和汽车巨头,成立了乙基公司,他刻意省略了“铅”这个字眼,而“乙醇”与“乙基”大众可能觉得是近亲。
直到二十多年后,一位地质学家克莱尔·帕特森才开始揭露含铅汽油的危害。
1963年,克莱尔·帕特森就拿出了非常有力的证据,证明铅的含量已经大大超标,危害非常大。但上文说了,直到1986年,才开始渐渐禁售含铅汽油,个中缘由不用多说。
不过小鬼子一直这样,似乎很少做长远规划,总是赌国运,所以并不在乎。
李谕说:“荧光灯相比现在使用的白炽灯,优点非常大,能耗非常低并且寿命非常长。”
这位老哥测出了地球的精确年龄,用的方法还是测量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即铀元素经多次衰变最终变成铅。
杜邦哈哈笑道:“难得找到院士先生不懂的领域,你在我们眼中,简直就像科学之神,涉足如此多领域又都有那么高的成果。”
“这个项目我投了!”小摩根当即说,“工厂建设、前期投资我都可以负责,而且先生拥有三成的股权,保证为第二大股东,如何?”
米吉利说:“乙醇的成本太高,公司希望可以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
李谕知道荧光灯的前期推广必然会受到爱迪生的白炽灯公司阻挠,有小摩根出面,自己能省一大堆麻烦,于是说:“我喜欢共赢的模式,但将来东亚的市场,我要做大股东。”
在小摩根看来,欧美才是规模最大的市场,所以这点事当然答应:“毫无问题!”
李谕再次与他干杯道:“愿合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