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哀的博士毕业论文还是听从了张宇的建议,选择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这个重磅的科学项目。
质谱分析法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它通过测定分子质量和相应的离子电荷实现对样品中分子的分析。19世纪末科学家已经奠定了这种方法的基础,1912年科学家第一次利用它获得对分子的分析结果。
在质谱分析领域,已经出现了几项诺奖级的成果,其中包括氢同位素氘的发现(1934年诺奖成果)和碳60的发现(1996年诺奖成果)。不过,最初科学家只能将它用于分析小分子和中型分子,由于生物大分子比水这样的小分子大成千上万倍,因而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生物大分子难度很大。
小哀在台上侃侃而谈着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的成果,尤其是讲到对成团的生物大分子施加强电场,和用激光轰击成团的生物大分子。这两种方法都成功地使生物大分子相互完整地分离,同时也被电离后。整个会场都安静了下来。
在坐的生物系导师都一脸震撼的看着小哀在台上展示的各项资料图片。小哀讲到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定和分析受测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情况就可以判定它含有哪种原子,原子之间的距离多大,并据此分析出它的三维结构。
小哀讲解着通过这种方法获得“活”蛋白质的结构,并且制出蛋白质的结构。台上投影屏幕中公布的各项成果,成功的让台下的导师们开始吸凉气了。
黄松也是一脸的震惊,黄松知道小哀是个无与伦比的天才,但黄松还是没想到小哀天才到了这种程度,就目前小哀公布的学术成果只要没有水分。拿诺奖的几率不说了,混个诺奖提名,那几乎是板上钉钉!黄松难以想象这是10岁小女孩能拿出的成果。
“张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真的无法相信拿出这种重磅的科研成果的人,会是一位才10岁的小女孩。小哀真的太天才了。也许她不用去鹰酱家也能发展的更好。”
之前黄松是觉得小哀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推荐小哀去鹰酱家继续进修。现在小哀拿出的成果,即使是黄松这种主要研究自由基化学的学者都为之震撼。黄松觉得当小哀拿出这样的成果后,去鹰酱那边估计也不太可能有更大的突破了。
“我一直都相信小哀不比任何人差,她可是我最重要的家人。”张宇在台下听着黄松的话,一脸老父亲的笑容看着小哀。
也不知道是小哀铁了心要拿诺奖给安布雷拉提高影响,还是觉得张宇和自己马上要去北边开发新世界了所以没了太多顾忌。小哀在台上又拿出了一项重磅的科研成果,那就是人类基因组图谱、水稻基因组草图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基因组图谱破译成果。此时台下的导师们看小哀的眼神已经带些麻木了。
等小哀停下了成果公布进行答辩的时候,台下的导师有太多的问题想问了。张宇也听不懂小哀和那些教授们谈论的科研术语。不过看着台下导师提问时的热切和问题得到解答时的满足感,张宇知道这次小哀是真的要在学术界奠定真正的高端影响力了。
一位顶级的科学家随口讲的话都有可能在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等小哀奠定自己顶级科学家的学术地位之后,安布雷拉和神罗那才是真正的在世界站稳了脚跟,世界各国对安布雷拉提交的药物上市试验申请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卡的那么的死了。
小哀公布的成果不止在生物界影响巨大,在化学界也是很有影响力的,黄松都在那些答辩老师提问的空档,问了小哀几个问题,小哀也给出了详细的回答和数据支持。学术上,黄松承认了小哀成果的正确性。
“我是真没想到小哀天才到如此地步,回头我准备聘请小哀当我们学院的教授,还请张生给小哀做做工作啊。”黄松相信,等小哀的成果在全世界公布后,聘请小哀当教授的事情学院内没人会反对。
“多谢黄松了,学院教授这事看小哀怎么想吧,我也不清楚她有没有时间来学院上课。”张宇是真不知道小哀以后有没有空来香江大学上课。
“我知道小哀以后肯定会很忙。以后偶尔来开个讲座就行。”黄松清楚小哀毕业后,基本大多数时间都可能在实验室内泡着了。
“行,回头我和小哀说说。”张宇就当做顺水人情了,小哀愿不愿意那是她的意愿了。
“麻烦张生了。”社会就是这样,有的人求着黄松给个教授职称黄松都瞧不上,有的人黄松求着要给教授职称,有的人都瞧不上。看着张宇淡然的表情,黄松也是有些无奈。
小哀的毕业答辩从早上一直办到了晚上,那些教授导师们有太多的问题想在小哀这得到解答。张宇安排人带了午饭和晚餐,那些教授也只是草草的吃完就继续和小哀进行学术讨论了。一直到了晚上10点多,张宇起身出言以监护人的身份带着小哀准备回家。
那些教授对小哀博士毕业已经没几个在意了,更多还是想在学术上进行交流,眼看天色已经很晚了,张宇这个家长带着妹妹回家那些教授也不好拦着,只能是眼巴巴的看着小哀上车回家。
等张宇和小哀上车后,众人就将黄松和梁仁围了起来,要他们两个帮忙带着小哀再开个学术交流会。黄松和梁仁两人也只能苦笑着尽可能的承诺会尽量。
“那些教授可真恐怖,从早上讲到晚上,他们不觉得累。我看着都累的慌。小哀,一会回去就休息吧。明天还要出远门。”张宇是真的对那些教授旺盛的精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