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工业诸天> 第二十一章:挂单西圣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挂单西圣寺(1 / 2)

张宇费这么大劲到蜀东又是投资又是祭祖的,不只是准备在清中期找个山窝窝的,张宇准备好好考察确认好渝中地区矿产的分部情况。等到了清朝时空能妥善的安排好这一次不能轻易失败的创业。

史书记载嘉庆元年正月初七(1796年2月15日),湖北宜都、枝江一带白莲教首领张谟、聂杰等因官府查拿紧急,被迫提前发起反抗。长阳、来凤、当阳、竹山等县教徒接踵而起。三月初十,襄阳地区的教徒,在王聪儿、姚之富等率领下,按原定日期起义。

根据史书的记载,楚地白莲教众先起义,张宇预备的是当个老六,提前一年发展好势力,然后到正月初八那天,偷袭重庆府,夔州府,和保宁府。卡死三峡口和剑门关。这就需要前期张宇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发展势力。

张宇老早之前就和小哀一起研究清朝地图了,张宇和小哀一致选择起家之地是清朝绥定府,80年代的答州。也是张宇这次来蜀东考察的首要地点。

清朝绥定府,在夔州府和保宁府之间,能最快的完成控制剑门关和三峡口的战略目标。而且大巴山横直在万源宣汉北部,明月山、铜锣山、华蓥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能有效的吸引蜀东楚地山区的流民。

现代时空中的答州是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境内还有巨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煤矿铁矿也不缺,稳定根基的化肥工业所需的原料氮磷钾储量也很丰富。细致的了解情况后,张宇都感叹这简直就是自己天选之地。

当天晚上,杨岱带着一众蜀地领导和张宇在餐桌上把酒言欢。听到张宇讲祖籍是答州的,杨岱立马安排小车借给张宇等人使用,还特别配了向导。

本来杨岱都准备亲自陪同的,不过张宇的150亿港币投资意向书已经摆在案头,杨岱要和蜀地的领导商量好高速路的各项问题,就没跟着一起了。准备等张宇回渝地就正式签署合同,将投资项目尽快落地。

第二天一早,杨岱安排的向导就带着小车司机在渝州宾馆外候着。张宇也没端着架子,和向导司机等几位聊了聊,向导大叔也姓杨,叫杨安。是豫州人,早些年跟着刘大佬扫平蜀地的时候留在蜀地剿匪。然后就留在答州安家落户了。答州的沟沟坎坎没有不熟悉的。

去往答州的路上,史蒂夫亲自当张宇的司机,原来的司机安排跟着保镖队伍了。张宇和杨安坐在后排聊着答州事情。

杨安是个话匣子,一直在那讲,张宇性格刚好是个闷罐子,一直在那听。时不时的迎合几句,时间打发的挺快。渝州离答州也不远,早上出发开着小车,中午那会就到了答州市区的招待所。

答州的领导沈勇已经在招待所等着张宇了,150亿港币的风声昨天晚上就传到沈勇的耳朵里,现在香江首富级的土豪回了老家,这不得好好招待招待。看着老家的面子上,张宇多少也得表示表示。

“欢迎张先生回家啊。”张宇刚下车,沈勇就上前热情的和张宇握手。张宇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从沈勇热切的眼神中张宇看到了孔方兄的身影。

“你好,沈记。不用这么客气的,还麻烦您来接我。”张宇在香江待久了,还真有些受不住家里人的客套劲。

“不麻烦,不麻烦,张先生答州出身又为了国家做了那么多的贡献,我这面上光荣啊。”张宇是个内地投资的港商招牌,最近一两年给内地也是贡献良多。即使张宇不在答州投资,沈勇也愿意热情招待。当然沈勇心里也门清,张宇不在答州投资是不可能的。

“沈记,您多誉了,我也只是运气好罢了。”张宇对人情往来的客套已经非常适应了,但是还是不喜欢。跟着沈勇进了招待所就直接说了要投资10亿港币建造答州到渝州的高速路,顺道修修乡里的一些主干道。高速路也是营运30年的模式,让沈勇跟杨岱谈谈。

沈勇听着张宇先投资路的想法是大力支持。想要富先修路,就现在答州的交通道路基建情况,投其他什么工厂都是白扯。还是投资道路最实在,也能带动一大批就业。道路交通便利了,之后就慢慢什么都有了。

中午,招待所餐厅,沈勇在餐厅展现了一番鲁地大汉的风采。一直敬着张宇酒。本来张宇下午还准备外出四处看看呢,结果酒量不济倒在了沈勇的热情之下。沈勇喝晕了张宇之后又神采奕奕的跑回治所和杨岱商讨高速路的事情。

中午喝高了的张宇直接睡到了深夜才醒,晚上喝了些解酒汤后,也不准备出去逛逛了。倒头就睡,第二天出发。

第二天中午随便对付了几口饭后,张宇带着史蒂夫出发前往西圣寺。这就是张宇来蜀地的最终目的地。

酒桌上的一番应酬后,沈勇多少感受的到张宇不太喜欢酒桌文化。也就没跟着张宇来西圣寺了。只是嘱咐杨安好好招待。

“据《达县县志》记载,西圣寺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清嘉庆六年(1801年)扩建。每逢睛日,一抹朝霞,从雷音铺山垭冉冉升起,犹如一团火球徐徐上升,光耀夺目。正午,赤色如丹,霞光万道,映照达城,恰似海市屡楼。黄昏,夕阳西下,红霞满天。”

上山的山道上,杨安带着张宇介绍着西圣寺的来历和风景。张宇也四处看着西圣寺四周的情况。杨安讲的很来劲,张宇则是有些心不在焉的听着。风景什么的看看就好了,张宇主要思考的是怎么在清朝时期混到和尚队伍里去。

张宇去清朝可不想带猪尾巴辫子。所以张宇准备走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