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到了异样,林丹巴尔图不对劲!
很快,潜伏在察哈尔部的探子就给曹文昭送回来了消息:林丹巴尔图已经投靠了皇太极,双方正在筹备会盟!
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曹文昭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同时命各部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来自草原的八百里加急抵京后,第一时间就送到了内阁,兵部尚书刘鸿训还不知道呢,急报就到了张好古手里了。
一众内阁阁老看着张好古轻皱着眉头,也是意识到了出事了,他们眼巴巴的看着张好古,希望能得到一点消息。
仔仔细细看完曹文昭的急报后,张好古这才开口:“鞑靼部大汗林丹巴尔图要投靠皇太极了。”
“啊?!”魏广微和黄立极听到这消息也是被震惊到了,林丹巴尔图投靠皇太极?
他不要蒙古大汗的脸了?
张好古看向刘鸿训:“刘阁老,你以内阁和兵部的名义,给蒙古总督曹文昭下一道令,让他盯紧了林丹巴尔图的动作,一旦他真的要和皇太极会盟,允许他便宜行事。”
刘鸿训说道:“明白。”
张好古又看向卢象升:“建斗啊,你以内阁的名义,给工部去一道令,让他们把库存的火龙弹,群豹横奔箭等火器给巴连衲都送一批过去。”
卢象升说道:“好。”
张好古又看向其他人:“这件事,目前仅限我们知道,不能传出去。各位继续忙,本阁去见皇上。”
等张好古离开后,黄立极叹了口气:“哎,皇上先前逼得鞑靼部太紧了些,如今这鞑靼部要投靠皇太极,草原上又要生起波澜了。”
张瑞图冷笑道:“黄阁老,你这话可不妥啊。”
黄立极看了张瑞图这个张好古的头号狗腿子一眼,冷哼一声选择不搭理他。
一个狗腿子,原本才几品官啊,现在都是内阁次辅,礼部尚书了,真是不要脸,读书人的风骨都给他丢干净了!
见黄立极不说话了,张瑞图则是得意的笑道:“各位也听见元辅的话了,草原上的消息,关系着朝廷大局,谁要是泄露出去,那可后果自负。”
黄立极和魏广微互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憋屈,愤怒,与无奈...
他们还能咋样嘛...
而张好古赶到西苑后,也是直接将军报递给朱由校:“皇上,林丹巴尔图想要投靠皇太极。”
“什么?!”朱由校接过军报一看,忍不住说道:“这林丹巴尔图好歹也是鞑靼部大汗,他竟然想投靠皇太极?真是丢了黄金家族的脸。”
“早知他如此不要脸皮,朕之前就应该直接灭了他!”
张好古说道:“臣已经命曹文昭便宜行事了。”
“这林丹巴尔图眼下还是我大明盟友,大明出兵还属于师出无名。”
“不妨等他和皇太极会盟时,在出兵,那个时候,是他林丹巴尔图背信弃义,我大明师出有名,完全可以趁机接管察哈尔部。”
朱由校又问道:“曹文昭那里兵马够用吗?”
张好古回道:“臣已经让工部调库存的火龙弹与一批群豹横奔箭去巴连衲都了,如果还不够,可以从京营里再抽调兵马。”
点了点头,朱由校放下军报感慨道:“师父啊,朕是越来越发觉,今时不同往日了。”
“这鞑靼部大汗都要投靠建奴了,真是世事无常啊。”
张好古笑着说道:“皇上,眼下毕竟不是成吉思汗那个时候了,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早就没了。”
“眼下的蒙古,打不过我大明,又打不过建奴,两头受欺负,也就只能选择一个投靠了。”
“但这也说明,如今的蒙古已经不是曾经的硬骨头了,我大明按部就班的在草原上筑城修路,这蒙古就逃不出大明的掌控。”
“说到底,这蒙古之事,对我大明来说是个问题,但不是大问题。”
“哪怕鞑靼部真的投靠皇太极,让皇太极拥有了察哈尔,我大明也不是打不下来。”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新政的推行,江南一地要是推行成功,我大明新政就可以在南方顺利铺设下去,东林旧党,士绅豪强到时候也只有俯首的份。”
朱由校很是认同张好古这话:“师父说的对。”
“这攘外还需安内,朝廷内部稳定了,南北通畅了,大明才能集中力量对付外面,眼下这各省总督制进展还顺利吧?”
张好古说道:“很顺利,毕竟东林旧党还是占据了南方那么多总督,他们拿什么拒绝总督制推行下去。”
朱由校撇了下嘴:“这些虫蟊,尸位素餐,还霸占着那么多总督位置,朕恨不得把他们全撸下来,清算他们的家产!”
张好古安抚道:“皇上,何必急于一时?”
“他们贪再多又如何?”
“如今南方还不在朝廷掌控之中,暂且放任他们去做,他们要是真有本事能治理好一省,那自然最好。”
“若他们治理不好,等朝廷将来掌握了南方,他们还能跑得了?”
“他们侵吞田亩也好,贪墨钱粮也好,他们还能带到哪去?将来他们偷拿了多少,都得吐出来,眼下,朝廷不过是在养猪。”
朱由校点了点头:“让这些硕鼠再蹦跶一会儿,朕有耐心看他们能蹦跶多久。”
离开西苑回到内阁后,张好古还没等喘口气,就看到了江南总督汪文言送来的折子。
折子上除了汪文言对张好古的问候外,汪文言还提出了海外贸易,与夷狄通商的想法,因为江南行省境内可是有着长江入海口,长江三角洲附近不仅土壤肥沃,而且船只通行也方便。
因此汪文言想在江南开港口与夷狄进行更大的航贸往来。
同时汪文言还指出这些西洋夷狄非常喜欢大明的瓷器,丝绸,这些东西都是价格居高不下的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