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来表示臣服。”
“眼下这么多部落要安置,陈知府有的忙咯。”
周遇吉诧异的看向曹文昭:“曹兄,你不是蒙古总督吗?”
曹文昭则是大笑起来:“我一介武夫,率军打仗还行,总揽一省政务,我可没这个能力。”
“皇上和元辅让我成为蒙古总督,就是为了打仗,这仗打完了,我自然要回去了。”
周遇吉恍然:“曹兄,你这可是要高升了。”
曹文昭咧嘴笑着,是啊,此战之胜,不下于成祖五征漠北,他肯定要光宗耀祖了。
而此时的京师,已经接到了第四封军报!
先前三封全是曹文昭送出来的,把前三日的战事情况详细描述后交付朝廷,战报里已经带上了一丝决绝的意味。
这让朱由校和张好古也是不免得升起担忧来,而军报的事情,也不知怎么泄露出去,如今整个北京城都知道了朝廷的三万兵马在草原上遇到了皇太极十万大军,一时间京城的百姓是唉声叹气,一个个都抱着悲观的心态。
倒不是老百姓不支持朝廷,问题是简单的算术题谁都会做,三万打十万,还是在草原上面对十万骑兵,这怎么看怎么也赢不了啊。
隐约的,已经有唱衰朝廷和朱由校、张好古的舆论出现。
说是朱由校好大喜功,张好古力主出战,这才逼得三万明军不得不在草原上去主动对皇太极开战。
就在京师百姓唉声叹气,纷纷感觉朝廷这一战要输给皇太极,满清气势又要嚣张起来时,飞骑到了!
数名背后插着三根令旗,骑着骏马,身穿明军红色战袍披着皮甲的骑兵直冲冲的策马在北京城的大道上奔驰,周围的百姓纷纷避让。
为首的那名骑兵高高举着竹筒,嘴里喊着:“大捷!大捷!”
“漠南大捷!”
“漠南大捷!”
当飞骑驰骋而过后,百姓们纷纷聚拢起来,诧异的看着那直奔紫禁城而去的骑兵,议论纷纷:
“你们听到了,是大捷?”
“不是说朝廷三万兵被皇太极十万人围在了草原上吗?这怎么还能打赢?”
“我大明打败那些鞑子也不是一两次了,三万人为啥不能打赢十万鞑子,那可是我大明新军啊!”
一句话,让质疑的人闭了嘴,是啊,那可是大明新军啊。
飞骑不断的嘶喊着,将漠南大捷的消息传给京师的百姓们,随后快速冲入兵部,瘫在地上,他的嗓子已经哑了:“大捷,大捷...”
早早就在这里轮班候着的太监连忙取过竹筒,快步向武英殿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着:“大捷,大捷,漠南大捷!”
听到声音的朱由校和张好古互视一眼,双方眼中都带上了惊喜的神情。
此时朱由校也不顾皇帝的风范了,他光着脚匆匆跑到殿门口,看着抱着竹筒一路小跑过来的太监,直接抢过竹筒打开,揭开火漆展开军报,看着看着,朱由校眼中忍不住闪过精芒:“好!好!”
大喜之下,朱由校看着一路跑来的小太监,笑道:“辛苦了,赏!”
“都有赏!”
小太监和周围服饰的太监宫女纷纷跪下谢恩:“恭喜皇上,恭喜皇上!”
朱由校哈哈大笑着,将捷报递给张好古,神情中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师父,你快看,你快看!”
张好古接过捷报细细看了起来:“大明天启十年初春...臣率军三万与建奴满蒙联军鏖战察罕浩特...苦战三日,敌寸步未近,伤亡惨重...援军赶至,次日决战,枪炮齐发,鞑虏阵脚大乱,各部趁势出击,彻底击溃建奴满蒙联军...杀敌五万七千余,俘敌万余...正掩尾追杀敌酋皇太极...”
“好,好!”
张好古长长舒了口气:“此战大胜,不亚于成祖五征漠北之功,至此漠南蒙古尽为汉臣妾,臣为皇上贺!”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朱由校大笑着,他根本无法压抑自己内心的激动和欣喜,援军赶至,五万打十万,打赢了,还是大胜!
横扫漠南啊!
这样的丰功伟绩,在他这一朝又出现了!
他朱由校的本纪上,将会永远记载上:天启十年,将曹文昭、周遇吉奉帝命出塞,远征满蒙,横扫漠南!
深吸一口气,朱由校说道:“把这个消息散出去,让我大明的臣民都知道,朝廷在草原上打了个怎么样的大胜仗!”
一旁侍候的魏公公连忙说道:“皇爷放心,奴婢马上让人把消息传出去。”
横扫漠南,打赢了皇太极的朱由校得意洋洋,他感觉自己从未如此畅快过,从未如此兴奋过,他已经忍不住要去祭太庙了,可惜草原上的战利品还没送来,等战利品送来了,他就可以去祭太庙,好好在祖宗面前涨涨脸了。
看着一旁神情终于松懈下来,露出些疲惫姿态的张好古,朱由校不由得说道:“师父,朕能遇到你,真是幸事,不仅是朕的幸事,也是大明的幸事。”
张好古笑道:“臣遇到皇上才是臣的幸事。”
朱由校又板起脸来:“仗打完了,现在朕以皇帝的身份下旨,命你立刻去休息,义妹就要生了,你这做夫君的岂能不陪在身边?”
张好古一愣,笑着躬身行礼:“臣,接旨。”
张好古离开后,朱由校左看看,右看看,见找不到什么可以装逼的对象后,他索性穿上鞋子:“魏伴伴,回乾清宫,朕要告诉皇后,大明又打赢了!”
魏公公连忙说道:“快快,皇爷摆驾乾清宫!”
等朱由校兴奋的来到乾清宫时,正好看到张嫣要出去,朱由校忍不住拉着张嫣的手,一脸兴奋的说道:“皇后,朕赢了,朕又打赢了!”
张嫣一听,就知道是草原上打赢了,毕竟皇帝这些天和张好古一直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