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完后拿帕子沾了水,仔细的擦了擦脸,又拿水抿了抿发,待形容收拾整齐后,这才朝院子外头走去。
院门本来就是开着的,只见外头站着元伯和王慧心,王慧心脚下还搁着一个大木盆,木盆里头几尾鱼儿摆尾。
瞧着老杜氏来了,王慧心笑眯了大桃花眼儿。
“顾奶奶。”
元伯也冲老杜氏点了点头。
“哟!”老杜氏瞧了瞧盆里的鱼儿,又瞧了瞧两人手中拎的串鱼,惊讶了。
“这哪儿来的这么多鱼啊?”
她看向元伯,问道。
“可是要向我家借盆子,你等等,我这就去拿。”
“顾家阿婆,等等。”元伯连忙拦住老杜氏。
王慧心也连忙开口,“顾奶奶先别忙,这些鱼都是你家顾昭打捞的,我和元伯大哥替他送来罢了,你看看,我们帮你拎到灶间成吗?”
“成成,慧心啊,多谢你和元伯了。”
老杜氏担心王慧心拿不动,正要伸手帮忙,王慧心侧了身子躲了过去,笑道。
“顾奶奶没事,我来就好。”
“哎!”老杜氏也不客气,“往这儿走,正好前儿我洗了个大水缸,先搁水缸里养着吧。”
说着,她引着王慧心和元伯往灶间走。
元伯是个做活妥帖的,他瞧水缸里的水不多,又去井台去拎了两桶。
待事情忙完后,元伯看了一眼王慧心,又冲老杜氏开口道。
“顾家阿婆,那我先走了。”
王慧心也冲老杜氏笑了笑,“顾奶奶,我也走了。”
老杜氏瞧着水缸里好些鱼儿来回摆尾,回过神后,忙不迭道。
“这么多鱼儿我们也吃不完,慧心啊,你也带几条回去?”
“有了有了。”王慧心抿嘴笑了笑,唇畔漾出梨涡涡,“方才元伯大哥说了,顾昭有说分我几条,元伯大哥人好,他已经帮我拿去家里了。”
老杜氏放心了,“成,煮鱼的时候记得来顾奶奶院子里摘一些芫荽啊,昭儿前些日子找了些种子回来,我种在院子里,这几天叶子长得可好了。”
她一边说,一边热情的指了指院子的角落,那儿一丛丛芫荽小葱等作物长得正茂盛,比别家的都好。
王慧心应下。
……
她走出了一段路,老杜氏还在瞧着她的背影。
顾昭:“奶奶,你在看什么?”
老杜氏冷不丁的被吓了一下,唬脸道,“昭儿啊,不兴这么吓奶奶的。”
顾昭叫屈:“才没有,我站这儿好一会儿了,是奶奶你太出神了,对了奶奶,你看什么这么入神啊。”
老杜氏叹了口气,“看你慧心阿姐啊。”
“你说这么标志的丫头,怎么就有人这般心狠丢了她呢?”
她压低了声音,凑近顾昭,小声道。
“原先以为你是男娃娃,我和你阿爷还说过,等你长大后,我就去探探你王阿婆的口风,瞧瞧咱们能不能亲上加亲!”
顾昭:......囧。
“奶奶,我比阿姐小呢。”
“赫!”老杜氏嘘她,“你懂什么!”
“这女大三,抱金砖!你和你慧心阿姐之间,正好能抱一块半的砖,多好啊!”
她遗憾的摇头,“算了算了,想在想啥都白搭了。”
顾昭:......
是是,毕竟她没有那生得好的小雀儿了。
顾昭心里吐槽了一句,跟着老杜氏回灶间的时候,不免好奇道。
“奶奶,王阿婆是哪里捡的慧心姐姐啊?她知道慧心阿姐的爹娘是谁吗?”
老杜氏沉默片刻,随即摆了摆手。
“我不知道,这旁人家的事情,咱们谁能知道的这般清楚,不说了不说了。”
说完,她就朝灶间走去。
顾昭停住脚步。
瞎话!
瞧她阿奶这幅样子,分明是知道点什么!
……
“昭儿,去采点芫荽和小葱,一会儿你大姑妈煮鱼汤了。”老杜氏在灶房里高声喊道。
顾昭:“哎,就来!”
……
灶间。
卫平彦扒着鱼缸瞧里头摆尾的鱼,他认真的瞧了好一会儿,旁边的顾秋花都被瞧得没耐心了。
顾秋花:“好了没?挑好吃哪条了?”
卫平彦的眼睛跟着鱼儿游。
唔,真是好难决定啊,哪条都好吃模样。
他的视线扫过顾秋花,见她一手拿刀,另一只手正插在腰上,瞧来的眼神十分不善。
卫平彦抖了抖,连忙指着其中一条,大声道。
“这条,吃这条。”
顾秋花瞪了他一眼。
看了这么久,最后还不是随随便便指的一条?
只见她手起手落,随着水花飞溅,一条鱼儿跃空,顾秋花牢牢的将其抓在手中。
她的眼一瞥,视线落在鱼儿身上,稍冷淡的眸色里似乎有杀气。
顾昭拿着芫荽的手都呆住了。
只见顾秋花挽了个漂亮的刀花,鱼儿重重的砸在砧板上,还不待它挣扎,刀背重重的落下,随即便是一段利落充满力量又不失节奏的杀鱼剖鱼刮鳞。
顾秋花瞥了一眼顾昭,“昭儿喜欢怎么吃?切段红烧?片鱼做酸鱼汤?”
顾昭眼睛发怔:“都,都行,我不挑嘴。”
旁边的卫平彦怯怯的举了下手,“娘,要吃鱼头豆腐汤。”
顾秋花没好气,“今儿哪里有豆腐,将就着吃吃就成。”
这话一落,顾昭瞧见卫平彦大大的眼睛倏忽的暗了暗,就像是一片云遮住了漫天的星辰,夜色一下便寂寥了下来。
顾昭:......
老杜氏瞧不下去了,她一把拉过卫平彦,忙不迭的开口道。
“有有!鱼头豆腐汤有,平彦不要急。”
“真的吗?谢谢姥姥!”
卫平彦的眼睛一下便亮了起来,变脸的速度比戏台上唱变脸的伶人都快。
老杜氏笑眯眯,“嗯嗯,姥姥从来不骗人。”
说完,她转了个头,从怀里掏出一些碎银交到顾昭手中,叮嘱道。
“昭啊,帮奶奶去豆腐娘那儿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