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以南,也透着一股荒芜萎靡的意味,更不必说此时还是冬日,虽然冷寂的寒冬中,只是天色阴沉而已,倒并未落雪,但沿路所见,过三吴之地,虽然不像是四十年前的“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却也实在不见鱼米之乡的风貌。
戚寻买了一条小船走了一段水路。
将船卖给她的老汉打量了她和牵着乌云踏雪的狄飞惊,还有她身后跟着的那只实在罕见的白虎,就差没将眼珠子给瞪出来。
这两人一马一虎的组合放在如今的年月里实在是少见,但敢驾驭白虎的显然不是什么寻常人,这老汉小声嘀咕了两句,还是将船卖给了她。
呼啸的寒风吹皱水面,直到夜半时候才稍稍止息。
戚寻坐在船头看着面前的水波。
她虽然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披着狐裘取暖,但架不住身上穿多点有种心理上的暖和。
漆黑的江流之上几乎不见多少行船,只有她所坐的这艘小船的船头,此刻在她的身边搁置着一盏风灯,淡到只剩一层冰白色的月光铺在船身上和她前方的一小片水道上,被船行的动静划开到两侧后,慢慢推出一层细碎银光的波澜。
间或有三两声古怪的乌鸦鸣啼之声,从两岸的空山间传来,传入戚寻的耳中。
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平定侯景之乱的梁元帝萧绎会写下“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这样的诗句,听起来有种何不食肉糜的荒唐。
戚寻一路耳闻目睹,直到抵达建康。
当然在进入建康城之前,她还是没有那么嚣张的,至少还是先将两匹坐骑都收了起来,这才与狄飞惊一并踏入了这六朝古都。
南陈,正是按照现代该当称呼为南京的地方所经历的六朝中的最后一朝。
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佛寺兴盛之态,虽然有陈宣帝礼待佛僧的名声在外,到底还是不复存在了,谁让将梁武帝活生生饿死的侯景起兵攻入的正是建康,但南陈治下兴修水利,民生稍有好转,还是让此地又有了王朝都城的气象。
不过戚寻不是来考证这个六朝古都的王气是不是在此朝断绝的,更不是来考察南北朝的社会形态的,她是来找工具人的。
在进入建康的第一晚,她便闯入了南陈的皇宫。
净念禅院、慈航静斋、魔门高手众多是不错,却不代表此地皇宫也有这样多的高手,尤其是自始皇帝的“皇帝”之称诞生到如今南陈北周并立,还未曾出现过哪个王朝是从南往北打取得天下的,陈宣帝纵然看起来比之刚登基的周静帝看起来像是个明主,还真没有哪个代天择主的势力投机倒把到他的头上。
这就让戚寻一路避开巡逻的军士,直到站在陈宣帝面前,没有惊起任何人的注意。
在戚寻抵达的时候,陈宣帝陈顼早已经睡下了。
意图趁北周与北齐之间决出胜负一战的当口从中牟利的计划失败,对这个时年将近五十岁,原本该在三年后病故,传位于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帝王来说,绝对是个精神上的极大打击。
这个时代的人普遍短寿,陈宣帝自己是有感觉的,明年就到知天命之年,他的体力和精力都已经大不如前。
他的确成为了南陈的君主,但他也有了一种模糊的预感,他可能这辈子都无缘看到北伐的成功,而他自己的儿子他是有数的,这绝不是个有开疆拓土之能的人。
他想着现在被押送到了北周境内的大将军,辗转反侧了许久都没能陷入沉梦之中,也正在此时,他听到了屋中两声奇怪的响动。
出身军旅行伍的过去,让他在听到这样本不该出现在屋中的响动的第一时间就坐了起来。
但有个人比他的速度更快。
黑暗之中的数点风声掠起,下一刻,这间屋子里的烛火便被人以指风激起。
烛光并没有让原本守在外面的侍从发觉屋中的不对劲,冲进来看看陛下的安危,只是让他看清了来人而已。
陈顼死死地攥紧了被褥,才没让自己几乎倒抽一口冷气的状态发出声音来。
他看到了一只毛色如雪的白虎。
这只白虎再如何看起来温顺,也不能改变它一双铜铃一样的眼睛被火光染成了绯红色,活像是在里面孕育着一种要将他吞吃入肚的情绪。
“我想我应该不是来让陛下欣赏白虎奇珍的?”
这话一出,陈顼才收回了警觉盯住那只白虎的心思,看向了已经从虎背上跳下来的狐裘女子。
在这张看起来太过稚气的脸上,没有一点因为擅闯禁宫可能招来祸端的恐惧。
但也无怪对方有这样的底气,陈顼毫不怀疑,若不是对方有意发出了一点响动,他或许等到脖颈和头颅分开的时候都不会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忽然出现在了他的身边。
好在……好在对方看起来并没有对他动刀的兴趣。
“阁下是什么人?”陈顼见惯了风雨,忽然被人闯入,还是这样一个奇特的组合闯入的确让他心中惊动,但并不影响他很快平复了情绪后问出了这个问题。
戚寻对自己用老虎吓人反正是没有一点负罪感的,她甚至格外悠闲地找了个座位坐下,那头在陈顼看来格外凶狠的白虎像是一头大猫一样窝在了她的一侧,这才回答道:“我来自神水宫,你或许没听过这个名字,因为神水宫在岭南之南的海上。”
陈顼的确没听过这个名号。
但戚寻的后半句话让他顿时顾不上思考这个了,在夜风拍打窗棂的声响中,她以异常平静的语调说道:“我刚出神水宫来外边闯荡,想着总要做成一件大事的。我将近来听到的诸多消息都过了一遍后找到了个我能做的。”
“我想去将吴明彻将军救回来,您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