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1134章 北方异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4章 北方异动(1 / 1)

此外,大乾军方的屯垦政策,和前明的卫所制度不一样,卫所制度的最大特征是世袭制度,当兵的儿子也得当兵,而且是一辈子当兵,父死子继,兄死弟继,同时还不能脱离。

使得普通士兵被困缚在卫所,继而演变为世袭军官们的农奴。

但是大乾军方目前实行的是募兵制度,普通士兵的服役期限只有四年,因此每年都会轮换一大批的士兵,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士兵服役到了都是不愿意退役的,都想要想办法留在军队里,他们想要留在军队里的唯一办法,那就是成为士官了。

根据大乾军制,所有士官均从士兵中选拔,一旦成为了士官,那么就能够把服役期限延长到八年。

八年后还是得退役,如果不想退役,那么就要自己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争取考上武学堂了。

每年,武学堂那边都会给现役士兵(士兵以及士官)一定的名额,并且是鼓励士兵学习并考虑武学堂,当然了,能够考进去的很少就是了。

目前武学堂那边,每年招生不过四百余人,而且为了进一步培养更高素质的军官,大乾王朝早就已经是展开了军官候补生计划。

这个所谓的军官候补生计划,其实就是自幼开始培养职业军官!

在各地设立幼年军校,招生年满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少年,学业为三年制,学满三年后,择优选拔部分人升入王室青年军校。

改制后的王室青年军校,其实挂着军校的名头,但实际上严格上来说,这是一所偏向于基础军事教育的预科学校,他的课程设置除了普通预科学校的所有课程外,还会有大量基础军事教育,甚至还有外语,礼仪方面的培养。

学满三年后即可报考陆军武学堂或者是海军海学堂。

虽然理论上,各预科学校的学生也可以报告上述两所军校,但是从最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各预科学校的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大部分能够考入这两所正式军校的学生,还是青年军校出身的学子。

军方甚至都还在考虑,以后干脆就不从普通预科学校、师范学校里招生了,直接从青年军校里招生,而青年军校又只从各地幼年军校里选拔。

如此可以确保每一个军官,都是受到了最正规的九年军事教育,同时自幼培养,也能够更好的培养他们对大乾的忠诚。

毕竟洗脑这东西,从小开始洗脑的效果最好,等到他们二十岁左右再去洗脑,效果很难说。

军方计划展开的军官候补生计划,从各地幼年军校开始,然后择优选拔进入王室青年军校,最后再选拨进入武学堂以及海学堂。

等这些军官们武学堂或者海学堂学习满三年正式进入部队服役,这个时候,就是完成了一名基础军官的培养。

这些幼年军校出身的军官,在这幼年军校、青年军校、武学堂/海学堂这三个阶段里,已经是完成了九年的军事教育。

而这些人里头,后续肯定还会有少数能够考入讲武堂的,这又是三年!

而根据目前大乾王朝的军方默认潜规则,要想晋升准将的话,那么就必须是讲武堂出身、不是讲武堂出身的军官,基本上校官就到头了,是不太可能有机会晋升为将官的,至少在最近五年内,是没有任何一个这样的例子,而以后,估计也不太可能会有。

如此也就意味着,大乾王朝里的一名高级将领,往往是一个自幼接受军事教育,而且整个教育阶段长达十二年!

这种模式,楚行也是支持的,这是有效加强军队战斗力的法宝,但是他也是严格限定了一点,那就是青年军校只能有一所,那王室青年军校。

因为青年军校培养的学生,普遍是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军官候补生,未来他们是会进入武学堂或者海学堂的,这个年龄段的三观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楚行必须牢牢把控住这些军官候补生们的忠君教育。

让他们提高对军方的忠诚的同时,更应该提高他们对皇室的忠诚。

经过忠君教育后的这些军官候补生,就可以进入武学堂或者海学堂,开始接受更加专业的军事教育了,正式分别学习陆军的步科、骑科、炮科、辎重、工程等或者是海军的航海、枪炮、陆战等等科目。

不过,这些军方的改革,并没有断绝普通士兵们成为军官的可能性,相反,大乾军方依旧是鼓励普通士兵和士官报考军校,只要能够考上,那么就和普通军校生一起学习,然后分配。

而不是特地搞出来一个什么速成班之类的。

对于任何能够考上军校的军官,军方都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因为此人是青年军校出身,还是说普通预科、师范学校出身,也不会因为此人是士兵出身就有所不同的偏袒。

因为能能够考上军校,这些人就已经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