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田村。
自考试归来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原本放七个考生几天假的,结果第一天跑步的时候,他们又出现了。
又卷起来了?
一点都不知道劳逸结合!
要是他们能让她放假,那就爽飞了。
可惜崽子们天天热情高涨,根本没法歇歇。
在他们早读结束后,王蔷出来课堂上,把未删减版的教材发下去。趁现在空闲时间多,赶紧让他们抄写起来,免得每次上课都干瞪眼。
删减版什么的,糊弄其他人就行,她的学生可是要吸收更多知识。
轻松的拍拍手,环顾一圈,“好好抄写,争取两天内完成。”让你们卷,下次再安排些课前预习,把之前少讲的杂学课快速补上。
吩咐完学生,也该出门了。
织布机的事,是时候去关心一下。
一走到门口,几个学生一下子跑了出来。
“先生要去哪?我们想跟着保护先生!”李知声温声道。
挨个摸了摸头,“先生就去一趟大标他家,看看机器做好了没,那么近的地方,你们不用跟来了。”看到几人还蛮受用,她有点小开心。
崽子们还是崽子们,没有长歪。
不像某些人,一看到她,就想一口吞了她一样。
没费多少功夫,很快打发完他们,独自出门了。
门外的大太阳,配上嘶鸣的夏蝉,光是听着就觉得发热。
一如既往的儒袍,教书先生的打扮。
这么短的距离,王蔷也不撑伞了,一路上躲在阴凉的地方走。
有时候是在树荫下,有时候是在围墙下。
她很快来到了李木匠家。
里面依然传出各种声响,拉锯的,刨木的,敲打的......
大门打开着,只见里面忙碌着几人。
小院里遍地是木屑,之前的椅子桌子,全都不见了。一架上有漆的,疑似记忆中的织布机,赫然摆放在一间小屋里。
这么快做好了?
轻轻敲了一下门,却没有打断了众人的动作。
这里的声音太嘈杂了。
只好踩着木屑,径直往里面走,她一走动,霎时吸引了四周的目光。
“李大牛,你家里来客人了,姑娘这儿太乱,你里面坐坐!”这人反应最快,一看到她,就忙不迭的招呼起来。
李木匠闻声从大厅里探头,拿着个馒头,嘴里匆匆咽下,“什么姑娘不姑娘的,她是咱们师傅!”瞅着他们还怀疑,也不管了,“先进来,外面热!”
李木匠这名字......
果然是一脉相承。
含笑的向四个木匠点了点头,这些人,人均都是大叔,甚至大爷的年纪,就一个机器图纸而已,还是别让他们叫自己师傅了。
怪难为情的!
李木匠三两下解决早餐,很快把茶水备上。
他脸上笑意浓浓,不待王蔷询问,便开口道:“王师傅,咱们五个已经做好第一台样机了。最近每天都有人来询问定价,不知道你觉得多少银子一架比较好呢?”
王蔷扶额,颇为无语,“李大叔还是别叫我王师傅了,喊得我浑身不对劲,咱们还是论以前的称呼吧。”
“至于定价,还是你们来定好了,我不懂这些,大叔有试用过吗?”小手遥指,目标很是明显。
“自然是有的,你来看一下这些布料,都是你婶子这几天织的,来摸摸看!”
几张不同材料的布匹,被李木匠从一个箩筐里,抽出几匹递了过来。
王蔷下意识的接住,入手似乎比一般的布要顺滑,没有明显的凹凸感。轻轻翻开来看,里面的针脚也比身上的麻袍要细,看样子是做成了!
她脸上的喜色,被李木匠看在眼里,他捋了捋胡子,“用那机器编织这几匹布,用时比官营的机子还快,村里已经有好几个定做了,我们现在正在不断的造......”
这不错的反响,如同预料一般。
还得提点一句,免得他们飘了,“大叔,这机子可要用心打磨,不然出了纰漏,口碑就没了。”
“叔晓得的,他们几人都是老木工了,你这丫头就等着收银子吧!”
李木匠活了大半辈子,自然知道只要保证质量,这玩意根本不愁卖。
尤其是亚麻和各种麻科作物,还有两个月即可收割,更是市场大好。
只要稍稍推广一下,这小钱钱肯定哗哗的来。
而且其他同行想要仿造,也不是那么好造的,没有图纸的帮助,只会弄出一些残次品。
根本没法和他们的成品比。
第一笔钱已经到手,足足有十两,是几个村民订做机器,李木匠分给她的。
有了这一笔钱,王蔷更是喜笑颜开。
小日子有盼头了!
听着外面邦邦邦的敲木头声,都顺耳不少。
怀着等着收钱的期盼,她很快离开了李木匠家。
不用坐吃山空是好事,但本分工作还得多用心,轻快的脚步又变得稳重了一点,不再是一蹦一蹦的。
从村里出来,发现那两衙役的小棚子,绑上了一匹马。
私塾大门打开着,似乎有人进去了。
里面还传出几句话。
“姐姐,先生她怕热,会很快回来的,你别再进村里找了。”
“是呀,姐姐喝茶,先生泡的茶虽然不怎样,但也能解解渴,去去乏。”
“姐姐吃果干嘛......”
好家伙!
才走开一小会,又是谁在说我坏话?
王蔷大步往里面走,得益于大门是开着的,她很快就越过了课堂,在嘴上拿根手指做嘘声动作,让这儿的学生别发声。
稳坐在座位上的学生,在先生威胁的眼神下,只好满眼同情的,看着前厅那几个娃。
里面正有几人,在前厅招呼着一个女子。
那股殷勤劲儿,隔着老远都能听得出来。
王蔷一来到前厅。
好呀!
李大标,李源,李斌,李成誉......
这一个个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