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第30章 脑中真万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脑中真万卷(1 / 2)

没有再说什么,礼部官员离开了乙室。

在院内大桃树下站定,礼部官员低声对李先生道:“刚才那个孩子天赋异禀,是个读书的苗子,本官很是欣喜,看来大河村果然文风斐然,是个培育英才的好地方。”

李先生乐的跟什么似的:“这都是陛下圣明烛照的缘故。”

“我临出京时,太子曾嘱咐我看一看大河村私塾的现况,酌情奖赏一番英英学子,稍后我会让我送上铜钱二十贯和十多套笔墨纸砚,你代为分发给学子们吧。”

李先生懵了个大比。

这位大官来私塾是太子授意的?

可是那些学生……还好有朱七牛啊,没有让这位大官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知道我的名字有没有可能被他报给太子知晓?

若是太子知道了我,会不会让我也当个官?

李先生这一发散思维,便半天都没反应。

礼部官员见他不回话,咳嗽了一声。

李先生这才醒转过来:“大人,但不知这些钱财和笔墨纸砚怎么分发为好?”

“钱都给朱七牛吧,这些人里就他读书最好,笔墨纸砚则一人一套。”

“是。”

交代完,礼部官员便离开了。

没一会儿,两个官差抬着两个箱子来到了私塾,李先生连忙迎了上去。

“先生,这是礼部的大人让我们送来的。”其中一个官差说道。

李先生抱了抱拳:“有劳两位跑一趟了。”

“没事,我们只是执行公务而已,请先生清点一下,确认无误我们就回去复命了。”

“好。”

李先生打开第一个箱子,里面放着排列整齐的笔墨纸砚。

李先生暗暗预估了一下,每一套的价格大概是五钱银子。

这要是发给学生们,对于普通农家来说算得上一笔横财。

可相较于另一个箱子里的东西,这些笔墨纸砚便不值钱了。

打开第二个箱子,只见里面码着一吊吊铜钱,每一吊五百枚,都是上好的新钱,看的李先生十分眼热。

李先生上手数了数,一共四十八吊,也就是两万四千枚铜钱。

大明是很缺金银的,所以民间流通的货币多是铜钱,一贯铜钱能换一两银子,而一贯铜钱差不多是一千二百枚,兑换比例偶有波动,但上下起伏并不大,也没人敢在这上面乱来,毕竟权利顶头上坐着的是最爱民的洪武皇帝。

两万四千枚铜钱即二十贯,正好对的上礼部官员说的数。

【据作者翻看各种资料后得到的结论,明初铜钱的兑换比例大概是一两银子=一千二百枚铜钱=七百块钱=四百斤粮食(现代),即一枚铜钱=六毛钱=三两粮食(现代)。】

李先生点点头:“两位,数目没错。”

“那我们就回去复命了,告辞。”

“两位慢走。”

送走官差,李先生陷入了为难。

“这么多钱放在这里,万一搞丢了,那责任可就在我身上了。”

想到这里,李先生连忙将箱子合上了,又将朱七牛喊了出来。

“怎么了,先生?”

“七牛,回家去把你爹和三个伯父都喊来,就说我找他们有事。”

“哦。”

朱七牛虽然不明白先生为啥学到一半让自己去喊家里人,但还是听话的快跑了回去。

朱家四虎这会儿当然不在家,去村口凑完热闹后,他们都在地里忙着呢。

但是一听是先生找,正在家缝缝补补的朱七牛的三伯母还是赶紧去把他们喊了回来。

“怎么了?出啥事了?”朱四虎一回家便问道。

朱七牛摇头:“不知道,是先生要找你们。”

“先生找我们?这就奇了,是不是你小子在私塾惹事了?”朱大虎笑问着。

朱七牛再次摇头:“怎么可能,而且就算是我惹事了,先生也不可能把你们全喊去啊。”

“说的也是。”

朱二虎道:“去了不就知道了,赶紧的吧,地里的活儿还要忙呢。”

“对对对,赶紧走。”

朱四虎将朱七牛往肩膀上一放,朱家四虎立刻飞奔起来。

沿途路过别人家田地,不少正在地里忙的村里人自然免不了好奇的询问。

朱家四虎也是不明所以,便只说是先生喊他们过去。

大多数村民这下越发好奇,但因为要忙地里的活儿,自然不可能跟着。

唯有放羊倌许大茂和懒汉子傻柱无所事事,跟了上去。

另一边,礼部官员回到乘坐的马车上后,并未急着离开,而是伏案写起了书信。

——太子殿下容秉,微臣已亲自考教过大河村私塾众多学生,惊见沧海遗珠朱家七牛,此子记忆力超群,虽四岁之龄,已然完成启蒙,始学四书五经,臣之诸多考教,他一一对答,无有错漏,实乃天赋奇才,将来必成大明栋梁。

——然,此子并不骄傲,反而勤学上进,勇于质疑,心性诚恳,实乃继往开来之储秀,匡扶天下之麟子,陛下未来之臂膀,臣年幼之时万万不可与之相比。

——臣此次虽以礼部仪制司郎中之身份前来大河村考教诸学童,实则踏出京城之日,已是致仕之时,本应苟延残喘,静候大限到来,遇此子,又恐其遇人不淑,复成伤仲永之憾,故而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微臣已年近七旬,一生所学悉数教授于人,弟子众多,却无一人可与之相比,有意亲自教导此子,愿以白身留于七牛身侧,悉心教导,助其成才,恳请殿下首肯。

写完书信,礼部官员将书信封好,交给了跟随伺候的家丁。

“你速速回京,将这书信交于太子殿下,请他尽快批复。”

“是。”

礼部官员又唤来了另一个家丁。

“将我致仕后准备带回老家的书全都送去朱家,就说是我送给朱七牛的礼物,让他好好研读,不要懈怠。记住,不要在朱家人那里提我的姓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