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钱是个好东西,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免俗。
吴正义的赚钱能力太强了,以至于李世民对他的态度都缓和了很多。
李氏商行名义上已经从吴氏商行分离出来了,实际还是琼崖侯府在运营。
作为一个对商业一窍不通的人,李世民从一开始就没有把李氏商行当做是一项产业,而是当做了他控制和接触民间的一个渠道,是用来补充朝廷对地方监管缺失的一个途径。
哪怕吴正义多次提及李氏商行的发展前景,他也从未想过一个商行能有多强的盈利能力。
可就是这新分出来一年的商行,却可以带来几十万贯的收益,完全顶得上陇右几个州的赋税,这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商行或是说商业对大唐的作用。
在大唐,论做生意,琼崖侯府无疑是最厉害的。
有人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因为五斗米太少,如果是一笔让皇帝都觉得庞大的财富,皇帝也会放下高傲的身段。
吴正义都说了,生意嘛,赚钱,不寒碜。
“李氏商行真的能养的起新军吗?”
虽然知道了李氏商行的盈利能力不错,但是他还是有些担忧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
吴正义摆摆手:“安了,安了,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用不了几年,李氏商行就会成为大唐仅次于吴氏商行的商业组织,每年收入个几百万不成问题。”
“几百万贯?”李世民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当然,海贸的利益可是很大的,这次不出意外,市舶司的船队回来之后,李氏商行最少也能赚个三五十万贯。”
吴正义又开始画大饼了:“这还只是进出口的收益,要是等邮路的商业综合体建设完成,我们直接将大唐的销售渠道打通,行成从商品生产、进出口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覆盖,能得到的利益会是现在的几倍。”
和李世民展望了一下未来的商业蓝图,吴正义回到国侯府,让周先封派人去军营调车队过来。
他要坐汽车去军营,顺便让长安的百姓见识一下机械的力量。
当天下午,《贞观报》再出号外,将甘州大捷的消息告知关中百姓。
开年便有大捷的消息,让关中的百姓莫名的感到心安。
只是得到消息的兵部大佬们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在军方的那些个大将看来,新军的作战方式与那离谱的敌我损失对比带给他们的只有惶恐和压力。
李绩、李靖、柴绍和张公瑾等人聚在一起喝酒,场面相当的冷清。
几人默默的喝着酒,心事全都写在脸上。
酒宴上的气压有些低。
作为地主,攒局的柴绍必须要打破这样的局面。
大过年的,如此沉默的酒宴太过煞风景了。
“诸位......”
可是他一开口便卡住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见他尴尬,李绩出言道:“驸马,是我等失礼了,大过年的,驸马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柴绍连连摆手:“懋功客气了,甘州的羌人作乱顺利平定,本该是大肆庆祝一番,可是某与各位一样,心里堵得慌,怨不得别人呀!”
“哎,老夫早说过,琼崖侯打仗的方式太过犀利,早晚要取代我等家传的那些兵书战策,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之快,新军成军不过几个月便能横扫两倍于己的敌军,还能打出那等匪夷所思的战损,哎,老夫是真的老了呀!”
李靖叹气,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不再说话。
张公瑾放下酒杯,失落道:“程知节真是走运,此战之后,怕是我等都要受他奚落了。”
“药师兄,弘慎,我等不必如此悲观。”
李绩安慰他们道:“新军的装备、训练我等都了解过,五千人的花费顶得上整个十六卫一多半的军费,陛下即便是想要扩大新军规模也没有足够的钱粮,我等还有用武之地。”
“兵部那边也不可能把大半的军费拿来建立新军那样的军队,你们便暂时把心放肚子里吧。”
“懋功,这次你怕是想差了。”
李靖摇头道:“新军是按照琼崖侯府卫队训练成军,陛下看到了新军的强大战力,会如何看待琼州将军府?”
说到这里,他停住了。
接下来的话没有必要再说下去。
皇帝看到新军的战斗力,必定会想到琼崖侯府那两支战斗力更强,装备更好的军队。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皇帝必然会想办法弥补双方的武力差距。
新军是皇帝自己掏钱组建,他已经没有什么能力继续扩大新军的规模。
那么他接下来必定会动用朝廷的资源来建立一支不次于或是超过琼崖侯府的新军,势必会压缩原有军队的规模,进而影响到他们这些军事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