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冰晶物相研究取得突破不久,绝密级25*933&MM-青铜门材料碎片研究项目组又传来了好消息。
项目组副组长,岚风的师弟余跃正式给岚风提交了研究进展报告,上面写道:
“....经过大量的检测和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在澳洲大陆找到的1号样品,确定为γ*元素4次半衰期同位素...
对该样品的整体性能和结构已经摸清楚80%,由此推断出γ*元素的可能性能和结构也正在验证中。
其中,最让我们欣喜的是发现了该同位素的特殊晶体结构,他既不是金属的单晶结构,又不是纯粹的多晶结构...
...虽然这种结构极其复杂,我们目前仅能解读出40%不到,但仍然超出了现有科学认知。”
看到这里,岚风停顿下来,他在默默的思索着,虽然他早就猜测到γ*元素绝不简单,但没想到的是,连它的4次半衰期同位素都如此的令全世界震惊。
岚风接着看报告,上面提出了一种猜测:
“...我们大胆推测,1号样品所具有的特殊物质结构,很可能保留了γ*元素60%-80%左右的结构属性。
更大胆的猜测,说不定γ*元素的亲密物质青铜门碎片材料也具有类似的结构,或者是相反的结构...”
对于这个猜测结论,岚风不置可否,他同样有类似的判断,这是作为一名材料科学家的敏锐想象力。
在整篇近8万字的报告最后几千字中,项目组提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应用点。
“虽然我们的目标是青铜门碎片材料,以及它的印泥材料γ*元素,但并不妨碍我们展望一下这种特殊结构的应用。
我们建议,参考这种特殊结构的原理,在现有材料成分和制备工艺下,设计出类似的简单结构。
我们相信即便是只有30%功底的类似结构,也会解决当前很多领域的实际问题,比如——催化剂。”
当岚风读到这最后的几句话时,他的嘴里不断的重复着念道:
“催化剂、催化剂、催化剂...对,催化剂,被称为工业之母,而我们研究院最迫切需要的催化剂,那就是氢燃料电池的铂催化剂替代物。”
从2022年岚风成立星空汽车公司伊始,他就在时刻思考整个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众多战略方向中,作为汽车最核心的动力技术,自然是迈不过去的一道壁垒。
此后的几年中,星空汽车公司凭借母公司奇瑞汽车在发动机领域强大的技术实力,以ACTECO系列发动机为基础,发展出了世界顶级,扭矩搞到750NM的2.0T发动机,以及后来的超级混动DHT发动机,甚至搞出了颠覆世界的热效率63%的混动专用发动机。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内燃机仍然主导着这个汽车世界的动力体系。
可惜,近年来,纯电动汽车发展迅猛,要不是星空汽车公司搞出与之匹敌的混动系统,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全球混动汽车技术联盟的存在,锤斯特公司的纯电动汽车早就一统江湖。
当初,岚风一直不看好锂离子电池短期内能解决储电密度等问题,加之锂矿资源的稀缺,他把未来能源的筹码压在了氢能源上。
氢燃料电池便是其中最紧迫,最首要的一环。
云端科技研究院新型材料、信息技术、化工能源、宇宙航空四大平台中,后两者一直在大资金投入,却没有产生什么经济效益。
按照研究院的报表,近5年来,他们在化工能源领域的投资高达700多亿元。
...........
岚风仔细分析报告结论后,他召开了化工能源部的高层研讨会,就“特殊物质结构”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展开讨论。
众所周知,氢燃料电池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它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贵。
高昂的成本,氢气制备、储藏运输、加氢站、燃料电池...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在原料煤价格在800元/吨时,制氢成本约为12.64元/kg,最具有发展潜力并且最环保的电解水制氢成本更高,高达49.9元/kg。
对于高压气态运氢运输,当运输距离为50km时,运输成本为3.6元/kg,随着距离的增加长管拖车运输成本大幅上升,当运输距离为500km时,氢气的运输成本达到29.4元/kg。
建设一座35MP、日加氢500kg的固定式加氢站的平均投资在1500万元左右。
如果推开该产业,氢燃料的制造、储运、应用的总费用高达2万-3万亿元的投资,其中氢气制造的费用占总费用的比重高达38%。
说回氢燃料电池,其中成本最贵的便是需要昂贵的贵金铂,以有效的催化作用来发电。
目前,单个燃料电池成本的60%左右来自铂催化剂,要使燃料电池成为化石燃料真正可行的替代品,需要降低成本。
岚风将简化后的特殊结构展现在各位能源部的研究员面前,他说道:
“各位,这便是我们材料部的同仁给大家提供的思路,只要大家制造出这种结构的复合催化剂材料,相信完全替换铂催化剂不成问题。”
众人开始详细阅读拿到手的资料,他们时而欣喜若狂,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与周围的同事讨论几句。
大约2个小时后,研讨会再次召开,岚风笑着问大家:
“怎么样?相信各位有决断了吧,弗拉基米尔教授,您是伟大的化工专家,先听听您的意见。”
潘科夫-弗拉基米尔教授是前苏宇宙航空领域专门负责助推器燃料研究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