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赵高等内侍们的引领下来到秦王宫。
“大王到”
“拜见大王”朝臣躬身行礼。
“免礼”。坐在王座上,朝着下方看去,朝堂上文武分立,文臣以商鞅为首,武将以王翦为首,但此时,都站在下方默默观察着新王。
昨晚的事,吓得众臣不轻。这几年,大秦接连两位大王驾崩,导致大秦有点不稳,如果再来一次,估计根基气运都要动摇了。
幸好,新大王也在精修武道,虽然不知道是否完成淬体,但是只要修炼武道,在一国资源下,怎么也不至于太差,活个几百年还是不成问题的。
也是子楚命不好,早早地作为质子,接连的压迫让他暗伤无数,不然也不至于早早的就驾崩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赵高在一旁高声说道。
“大王,昨晚上那恐怖的场景被咸阳城众百姓所见,都各有猜测,为防止被敌方暗探引导,对我大秦造成不好的后果,不知需要如何通告百姓?”作为丞相,商鞅当仁不让的上前躬身问道。
“唔,不知众爱卿有何对策?”嬴政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开口向着朝臣问道。
“大王,不如对百姓告知我大秦得到一罕见珍果,可延寿五百年。但是为天地所不容,降下了雷劫,为天雷所毁。”
众臣思索中,吕不韦稍作思考后就已经上前回道。
“这个对策好,既解释了昨天的景象,又不易引起敌国的针对。”
“对对对,不愧为吕相,如此短的时间能够想出如此合适的对策,果然才思过人。”
众朝臣议论纷纷,商鞅等众臣也是微微颔首,感觉吕不韦这个对策不错。
“恩,吕相果然才思敏捷,朕刚刚登基,大秦需要安稳,就按照吕相的意思办吧!”
嬴政微微一沉吟,感觉这个意见不错,再看众朝臣没有反对的,便开口道。
“是,微臣下去就会安排放出消息。”吕不韦躬身一礼说道。
有商鞅等人在此,吕不韦也是对于嬴政不敢有丝毫的造次,恭敬有加。
“启禀大王,大王刚刚登基,大秦边境似有动作!”面貌普通,但眼神极为凌厉的商鞅又站出来,微微一礼说道。
“传令下去,我大秦,不容任何人欺压,朕年幼,王翦将军准备一番,代朕巡视边境!”
嬴政稚嫩的面庞上阴云密布,冷声命道。
“是,遵大王令!”
王翦带着一身的煞气上前领命道。
大秦发展到如今,对外一向强硬,不让寸土,因此虽然是嬴政没经过商议直接下达的命令,众人没有任何异议。
随后,大臣们开始商议政事,大多是这段时间积累下来的事情,包括刚刚定下的王翦代替秦王巡视边境的准备工作等等。
问题很多,有的问题很快就商议出了办法,有的问题迟迟没有对策。
而嬴政只是坐在王座上,静静的看着下方,并没有多插嘴,只是认真听着商鞅等人的商议内容,观察总结着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思索着会造成什么影响。
当朝会散去,众多大臣感觉一片轻松。感觉嬴政虽然年幼,但却是颇为明事理,任何事情不会不懂就胡乱的插手,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对于大家合理的意见也是给予充分的肯定。
“诸君,大王虽然聪慧,但还是年少,大家一定要尽心的辅佐,立下我大秦的万世之基。”商鞅对大臣们说道。
“诺。”众臣答道。
-------------------------------------
“黑冰台怎么样了?”嬴政端坐秦王宫,放下手中书册,淡淡问道。
“自大王登基的消息传出,发展越发顺利,已有近三万多暗探培养完成渗透到六国各行各业,为大王所用。”一道身影在前方浮现,恭敬的道,正是赵高。
赵高自嬴政回秦后,就被嬴政带在身边,见识了很多嬴政的手段,对于嬴政可是惧怕的很。
“要继续培养,还不够!朕会提供更多的资源给你。”嬴政盯着这道身影说道。
“诺。”
黑冰台,大秦的监察机构,类似明朝锦衣卫,负责暗杀、情报、监察天下等职能,是这些年嬴政从赵国回来后重点发展的情报组织,招收穷苦少年,利用先进的培养方法,已经卓有成效。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随着商鞅、吕不韦等重臣的辅佐,各种各样的政令下达,嬴政也是在不断的学习着如何治国,并和大秦顶尖人才请教各种问题,并和自身见解相对比。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身知识、见识更是不断提升,成长飞快。
拥有如此好的环境,不知进取那就真是白白浪费了时光。而随着嬴政自身不断地进步,商鞅等人也下放更多的权力给嬴政,使其在朝堂上话语权也是在不断增加。
不知不觉,过去了三年,嬴政没有急着尝试利用祭坛穿越,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中度过的。
这三年比前十三年都要忙碌,白天学习了解诸子百家的内容,并在商鞅、吕不韦等人的指导下批阅奏折。夜晚更是不断的运转着《帝王天经》,重新淬炼着肉体,也时而揣摩着《黑水真经》。
《黑水真经》虽然是大秦顶级功法,但是和嬴政得到的《帝王天经》比起来,差了不知多少。
揣摩熟悉《黑水真经》主要是为了藏拙,最起码外在表现要和《黑水真经》相符合。
一个帝王,只有底牌不漏,或者底牌不断,才会有更大的生存能力,才能走的更远。
所幸《帝王天经》包容性极强,只要了解了其他功法的内容,模拟起来轻而易举,并且威力也是远超极限。
多年下来,已经达到了先天九重巅峰,十六岁,这可是只有世界顶级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