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从四合院贾张氏开始养老> 第26章 七十年代贾老太婆(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章 七十年代贾老太婆(六)(1 / 2)

贾恩济大概也没料到贾恩怀的报复来得这么快,在他接手村里账本的第二天就有人带着村里发出去的借条准备来讨账。

好在白天贾恩济听了贾张时的话,把近两年的账都看了一遍,错漏的地方都标记出来另书成册,并且拿给了村长林志强跟书记刘广发进行确认核对,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问题,确定无误后三人自然心里有了数。

当某个无赖拿着村里给的借条出现的时候,贾恩济这才意识到贾张时当时为什么提到要他看看村里的账本,原来他五哥私底下许出去了不少好处,这些借条就是他留下的后手。

然后当村里的二赖子拿着借条过来之后,贾恩济就把他带到了村部大堂,当着所有村干部的面一点点给他核算他每年的工分和应得的钱财。

当账本摆在眼前,二赖子不仅没有借给村里东西,反倒是赊欠了不少粮食,他这样的行为自然是被人抓住一顿收拾。

背后的指使者是谁早就不重要了,大家伙儿心知肚明,但贾恩济就此一件事儿已经坐稳了村里会计这把交椅。

贾张时又休养了一个多月后才不得不出门,因为又到了收获的季节,村里所有人都必须上工,不然分粮的时候哪来的粮食给你?

这一次,贾张时倒是没机会下地了,原因就是刘广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居然抢先一步提议让贾张时当记分员,倒是让贾张时没有料到还有这一出。

然后贾张时被村长还有贾恩济都认可了她的新工作,虽然美其名曰是她年纪不小了需要照顾照顾她这个老人,实则却是三个人都怕她又闹事,又想着请她过来压制几个年轻人的火气。

“不就是几个小年轻吗?咋的,你们真怂了?”

“那倒不是,主要还是六嫂子你平时办事靠谱,上次的安排也是大家都服气的,这不就指着六嫂子再接再厉吗?”

“少给我灌迷魂汤,这事儿我接了,我铁定给你们看住了这些个小年轻,脏活累活你们给高工分扔给村里人,轻松点的伙计照顾照顾我们老一辈的和身子不好的,其他的可以丢给村里半大的孩子他们知青去做,省得一天到晚惹事。要是比不过几个半大的孩子,我看他们有什么脸!”

“这些活儿轻松,比不过半大的孩子就给他们扣分,没有分,我看他们到时候喝西北风去吧!”

贾恩济怕贾张时心里不太舒服就陪着她开始去记分,走到半路,贾张时当然是很认真的给贾恩济上了一课。

工作我没有给他们安排差劲的,都很轻松,但是要是比不过半大的孩子连口饭都混不到,就别怪她贾张时扣了他们的分了!

知青们可不知道贾张时给他们下的套,而是好奇怎么村里人这么好说话了,把轻松的活计都给让出来了,他们以为是新上位的书记跟会计想要借此讨好他们,于是他们开始得意洋洋的故意拖延出工。

结果换来的就是晚上积分员笔下的零分一个,没有跳起来的几个知青当然是得到了自己的工分,可是那也不多。

主要还是这次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太轻松,最高的也就给五个工分,知青里最厉害的几个知青看到工分后都沉默了。

“村长,我们可不可以换个工作?我们这工分太少了,能给我们换个工分多点的工作吗?脏的累的也是可以的。”

“是啊,村长,我们几个都不嫌弃脏活累活,就是工分能不能多一点。”

忙起来的时候,还能注意到工分问题的也就眼前这些还算不偷奸耍滑头的几个知青了。

村长家里,几个村干部互相看了看,然后默契的答应了他们,不过送他们出门前也告诉了他们,工作换了就好好干,别到处去说换工作这件事儿。

这几个知青好像明白了什么,都低着头赶紧走了。

说起来,村长也在好奇,贾张时的方法实施之后轻松点的活儿还有人不愿意做,工分低了反而不乐意了,这真的是牛上赶着不走,打着倒退。

“六嫂子还真是神了,这些人里头谁聪明谁笨啊一个小机会就试出来了,让他们得意几天吧,轻松点的活儿都干不好,年底分粮的时候全给我拿钱拿票来换!”

“贾老九,你可别得瑟了,贾张氏这是被你们贾家逼狠了,她以前可没这么多心眼子,都是让你们贾家祸害了!”

“那也不一定,还是上次王福生干的好事儿,非说他能搞定知青们住进六嫂子家里的问题,把六嫂子逼急了这才开始咬人了!也不知道把六嫂子彻底放出来是对是错了!”

“瞧着吧,这一次收获之后,有了我六嫂子支招,这些知青有一个算一个,兜里都得被掏空了!仗着是城里人想养尊处优,也不看看现在是谁的地盘。”

村里三位大佬商量完了就各自回家了,今天用了贾张氏的办法,虽然有些人觉得自己分到的活儿累了,但是看到十个工分的时候就算是再累也都没有怨言了。

倒是有些人开始注意到了知青那成片的鸭蛋,很是好奇,不是给他们分配的都是喂鸡喂鸭喂猪喂牛这样的轻松点的活儿吗?咋还能这么多鸭蛋呢?

这反常的现象很多人都不理解,于是村里自然有人想要去知青们住的院里一探究竟。

也不乏嫁进了村里或者娶了村里人的知青打了零蛋,可是这些知青满不在乎,他们都以为是换了村干部所以有村干部开始向他们示好,他们悠然自得的随便应付了事,然后就躺着休息呢!

而成功的换了工作的知青自然也不可能告诉别人这工作是可以自己去要求换的,他们看了某些人的嘴脸,那就更不可能吱声了。

于是,知青队伍里每天出工的人和每天不出工的人形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