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豆儿还在琢磨用什么招待人,就有人大咧咧地进了院子来。
“豆儿妹妹!我爹让我给祥叔送酒来!”一听这兴冲冲的声音,就是最近桃花运起的方智勇。这货也不知怎么回事,一回村就喜欢往自己家里跑。
方智勇提着两大坛子酒,得有两斤一坛。
放下酒,方智勇才发现堂屋里有个陌生男子,又好像有点儿眼熟。
“你是?”方智勇疑惑地问道。
豆儿妹妹这就有相好的小郎君了?这模样也太出众了吧!
陈授之还没回话,林豆儿却先惊诧道:“智勇哥哥,陈授之是你同窗啊!你不认识?”
方智勇:???
陈授之:???
陈授之也觉得眼前之人眼熟,听及林豆儿的话,瞬时便想起了,是在九思书院见过一面。
“林姑娘误会了,我还不是王夫子的学生。”陈授之解释道,“那日在书院,家父才随言大人到南丘府五日。王夫子与家父是好友,便让我去书院与王夫子见礼。”
方智勇还是懵的,林豆儿倒是恍然了。想起他那日最后说的,又奇怪道:“那你为何说,期待与我三哥见面?”
陈授之笑了笑,回道:“因为我也准备春闱过后,去九思书院入学。自然,也要考试的。”
怪不得,那日感觉有些奇怪。
三哥面都没露,就被这么看好了。
敢情这陈授之也是在讨个吉利啊。
方智勇听闻此人也即将入学九思书院,便也不再想之前二人说的话了。他从包里掏出了一面圆形的铜镜。
铜镜前头看着普普通通,背后却有十分精致的花鸟纹路。
“豆儿妹妹,我算着你过几日就要长岁了,刚巧见到这铜镜好看,便买了来给你当生辰礼吧!”
虽然摸不清这田园小霸王怎么年年记着给自己送生辰礼,但肯定不是惦记自己。
实在是他讲这话的时候,半分羞意也没有,坦荡得跟理所当然似的,眼神也跟家里几个哥哥无异。
也是妹控?可他不是有妹嘛。
脑中七想八想,林豆儿忽然就想起了大堂姐眼底的春意。她连忙从柜上拿了一包糕点,递给方智勇:“智勇哥哥来得巧,这是我大堂姐新做的梅香雪糕,你拿去吃吧!”
听说是巧儿妹妹做的糕点,方智勇欣然接了过来。
不得不说,巧儿妹妹做的糕点就是不一样,甜的不腻,咸的飘香,县里那些大师傅做的,也就是漂亮点儿,味道真不如她的合口味。
林豆儿顺便也给客人递了一块儿,道:“你也尝尝我大堂姐的手艺。”
陈授之突然涨红了脸,不过还是顺从地接了来。咬了一口,心道:口感真不错,只是怎么好像没放糖?
见小郎君脸色奇怪,林豆儿狐疑了一瞬,又恍然。
哦,糕点。
唉,呆。自己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智勇哥哥,你这铜镜漂亮,但不适合我啊!这样吧,我就替你送给大堂姐,算你回她的糕点礼了。自然,也当我收过你送的生辰礼了。”林豆儿继续对未来堂姐夫候选人说道。
方智勇:还能这样?
倒是也行。乖巧软妹子就是贴心。
见方智勇没有异议,林豆儿便将铜镜好好收了起来,准备晚些时候便给送去。
这时,拾掇好猪的大哥二哥已经过来了。
宾客有人招待,林豆儿便回屋去了。
***
到了春分,农事又忙起来了。
大哥必须得回田里帮忙。
好在家里运动的猪仔们阵型虽然在加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十分听指挥了。
家里几位兄姐,林豆儿自然都是想过以后的。
三哥已不必说。
二哥好木活,等挣了钱,他正式拜师去学就好。
大姐刺绣厉害,如今家里用不到这么多人在地里了,她随时可以去沈记做女红。
大伯娘可是与爹娘说过很多回了的。
唯独最护着她的大哥,她却不晓得怎么安排才好。
她曾在干活时问过大哥:“大哥,你觉得每天下地干活就很满足吗?”
“能帮阿爹多分担些活儿,当然是满足的。”
大哥如是回答。
可在强烈的责任心之外,林豆儿还感受到了麻木。
大哥孔武有力,高大健硕。
按说,最适合去投军。
可一将功成万骨枯,她才舍不得大哥冒险。
***
春闱过后,书院一直会放假到清明。
这短短五个月,林豆儿感觉自家三哥已经脱胎换骨。
他原本就是个颖悟绝伦之人,在科举应试的问题上,也十分有悟性。想来清明后的考书院之事,对他来说已如探囊取物一般轻松了。
不过,在他入学院前,她还有一桩大事。
她最先放养的四头的猪仔们已经运动两月有余,加上前头猪圈里喂养,已经有六个月了,该上刑场了!
经过这么久的放养,这些猪如今不但步履稳健,看起来也显得壮实了。
往年,家里的猪都是养到过年,拉去给屠户家整猪卖,7文钱一斤,两百五六十斤的猪,还卖不到二两银子一只。屠户却能卖到接近三两的价格。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不方便。
屠户有自己稳定的猪肉来源,只有年关,家家户户要吃肉时,才会对外收家猪。
一般来说,半年左右,家里的猪便有二百斤上下,正是卖的时候。而再养半年到年关,也不过两百五六十斤。
无论时间还是饲料成本,都不划算。
家里人养猪也不太行。
按说母猪一年能孕两回,可自家母猪营养大概是一般,一年就一回,头年胎才生五小猪,这两年也只有八九只,还死了一半。
怪不得今年年节才将将回本,还了爷奶的三十两棺材本。
说不得还没回本。
毕竟还有粮食钱呢!
谷糠秸秆之类的,养猪户偶尔也收的。
其实家里这母猪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