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数十年,北陈之所以不对兖国下手,一是因为北陈国力不足。
北陈建国时间不长,当初建国,是北陈开国君主一刀一剑拼杀出来的。
而北陈在建国之初,国内可谓是一片烂摊子。
大乾王朝内乱,南方地区因为在当时已经在实际上脱离了大乾的统治,虽然表面上依然归大乾统治。
但是每年只给大乾交个万把贯赋税,其他时候,南方和北方地区更像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所以当大乾王朝内乱时,主要的战火是发生在北方地区。
正是因为如此,北陈建国之初,国内因为长期的战争,人口凋敝,土地荒芜,户口流失严重。
外部则有西凉和北方的游牧部族虎视眈眈。
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北陈当时拥有一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堪称天下第一强军的精锐大军。
不过数量不足十万。
当时北陈开国君主陈道延,在立国的最初两年,率军连续击败南梁,西凉,游牧部族三方势力。
使得三方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不敢再对北陈动武。
而虽然北陈大败三方势力,但是自身同样损失不小。
所以当时北陈便打算休养生息,不再大规模动用刀兵。
这才使得北陈没有在开国之初攻下兖国。
不过当时兖国的开国之君也不是普通人。
实力大损的北陈显然无法攻下地形险峻,战力不弱的兖国。
不过如今过去了几十年,北陈的国力已经蒸蒸日上。
而南梁,自己在经历几十年的歌舞升平后,陷入了一种和平的环境当中。
北陈这几十年来,固然没有大规模战争,但是,北陈长期和西凉以及北方游牧部族发生小规模战事。
而北陈军队一直在实行轮换制度。
每年驻守在西境和北境的军队都不同。
这就使得北陈国内大部分军队都拥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所以北陈的军队比南梁的更能打。
另外,北陈地处北方,虽然在粮食产量和气候上,比不过南梁,但是北陈也拥有南梁无法比拟的优势。
那就是铁矿。
北陈的人口数量大约是南梁的一半,但是北陈的铁产量,却是南梁的两倍。
这也是为什么北陈军队的战斗力更强的原因。
因为北陈军队人均拥有的铁更多。
这使得北陈军队的盔甲更重,在冶铁技术差距不大的情况下,盔甲更重则意味防御力更高。
军队强悍的战斗力,是陈希晏统一天下的依靠。
不过就在陈希晏考虑是不是要出兵兖国时,王华代表兖国出使北陈的消息传到了邺城。
陈希晏在看过后,同意了王华前来邺城的请求。
……
三日后,留川城。
“诸卿,范将军被乱民包围,请求支援,你们说应该如何是好?”
家和不久前收到了范昭义送到了留川的急报。
急报上说,乱民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将其麾下大军包围在了一处山谷当中。
范昭义率领麾下大军多次拼杀,但是都没能突出重围。
最后范昭义组织全军所有骑兵,杀出了一条血路,将大军被围的消息送到了留川城内。
本来家和已经为五千甲兵没有击溃乱民而吃惊,没想到转眼之间,大军居然被乱民包围,危在旦夕了。
董祎站出来说道:“陛下,范昭义的大军必须要救。”
“如果五千大军全军覆没,不但会使乱民更加猖狂,还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范昭义带走了驻守鹤庆的精锐部队,如今的鹤庆只有五千弱旅驻守。”
“一旦乱民扑向留川城,以五千弱旅,怕是无法阻挡。”
“到时一旦乱民兵临留川城下,影响实在太过可怕。”
家和也知道,乱民的数量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翻了一倍,如今乱民之所以还没有四处出击,是因为范昭义还拖着几十万乱民。
一旦没有范昭义的大军拖住乱民。
这些乱民无论是前往其他地方,继续发展壮大,还是前来留川,对于兖国都是致命的。
乱民前往其他地方,不但会让乱民的实力继续膨胀,还会严重削弱兖国的国力。
而兵临留川城的结果则更加严重。
虽然说留川城有两万常驻兵力,但是一旦被乱民包围,兖国将失去控制。
而失去了留川城的指挥,兖国将会陷入瘫痪。
到时候南梁或者北陈出兵,兖国空有十几万大军,怕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那爱卿的意思是?”
“陛下,老臣的意思很简单,立刻调集大军前去,平定乱民。”
“可,珉江防线的大军动不了,其他的大军为配合成王的借粮机会,已经派往了东部和北部边境了,一时间上哪去抽调大军?”
“总不能从留川城抽调大军前去吧?”
“老臣知道陛下的难处,如今国内确实无法调集大军,不过陛下恐怕还不知道,珉江防线其实是可以调集大军的。”
“因为不久前,南梁和北陈在韶庆地区发生大战,双方参战兵力超过了三十万,而且规模还在继续扩大。”
家和高兴的问道:“爱卿说的是真的?”
如果南梁和北陈真的发生大战,那么趁这段时间,兖国完全可以把国内的麻烦解决。
“如此大事老臣自然不敢妄言,军情司想来已经收到了军报。”
家和问道:“军情司,南梁和北陈是否真的发生了大战?”
此时,一名身穿紫色官袍的魁梧男子站出来说道。
“军情司确实在两日前得到了,南梁和北陈大战的消息,据说双方开战第一日便都死伤过万。”
“北陈的韶庆还被南梁大军包围了。”
家和听到这里,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说道:“传令珉江南段防线,调集两万兵力北上,前去击溃乱民,解救范昭义及其麾下大军。”
……
“老爷,德月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