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作战,人数少则万人,多则十数万不等。大旗下设小旗,也无固定编制。
从此,捻军声威大震,成为北方抗清主力。
当年八月,捻军自雉河集出击,在永城境内击败清军。九月进攻归德府城,十一月在永城附近大败湖南提督武隆额所部清军。
这一年,神州大地从南到北到处烽火,清庭陷入焦头烂额的自顾不暇状态,统治基础遭受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严重打击。
在北美
墨西哥内战愈演愈烈,盘踞在墨西哥城的墨西哥政府和南方叛军阿玆特克共和国,在今年秋季的扫荡作战中,双方尽遣主力出场,打了一场墨西哥式的菜鸡互啄战争。
最终,墨西哥政府以付出1.37万人伤亡的代价,收复了南方叛军占主导的4个州,对南方叛军造成超过2.71万人巨大损失,迫使其收缩防守。
这场秋季战争造成墨西哥民众高达10余万人的伤亡,交战地区刚刚有所恢复的农牧业生产,再次被摧毁殆尽。
从大唐王国南方前沿城市金陵至墨西哥城的400公里铁路正式修通,这将保证来自大唐王国的粮食和军备源源不断的抵达墨西哥,有力地支持内战继续打下去。
在此基础上
以大唐王国资本和官宦力量为主导的势力,深深的渗透进入墨西哥城及周边地区,占有大量商铺,房屋,住宅和田地,基本主导了该国的经济大半江山。
目前,正在修建从墨西哥城向西直至墨西哥海湾的铁路大动脉,动员了超过2.32万墨西哥劳工,修路栈桥开山噼石,工程进度出乎意料的快。
一旦该铁路大动脉正式通车,将会成为大唐王国连接墨西哥海湾和大西洋最便捷的运输通道,人员和货物从墨西哥沿海港口扬帆远航,将能节省巨大的成本。
墨西哥方面将通过提供铁路运输过境服务,仓储和短程运输,收取税收等方式,获得一笔稳定而丰厚的收益。
美国的德克萨斯内战依然在火热持续中,南方势力支持的武装骑兵深入到北方,在芝加哥周边城镇一番劫掠,深深的刺痛了北方的敏感神经。
以议员林肯为首的北方武装派别,在迅速得到人员和资金的支持后宣布;“将用实际的军事行动狠狠回击南方老的挑衅,将他们揍回去。”
在世界舞台的核心欧洲,克里米亚战争依然是牵动所有人的目光焦点。
1855年4月28日,拉格伦勋爵在睡梦中平静的去世。至此,开战时英法两军最高指挥官先后因病去世,这对联军震动很大。
数日后
辛普森爵士继任英军总司令,但他显然经验不足,面对乌克兰地区泥泞难行的道路束手无策,军事行动方面陷入长时间停顿。
从3月份至6月份,先后攻克塞瓦斯托波尔和敖德萨的联军部队,长时间的滞留在沿海地区,在没有解决后勤供应的难题之前,大军无力向内陆推进。
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战场上吃紧,奥马尔帕夏的军队,准备撤离克里米亚去解救高加索重镇卡尔斯。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此十分不满,但考虑到盟国之间的关系,只能放手让奥斯曼帝国的大军北上高加索地区。
8月16日,俄国哥尔查科夫亲王集中4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旅渡过彻那亚河,向联军发动进攻。
英军(以远征军第五至第九师为主,少部分英军骑兵和炮兵配合)展开坚决反击,导致俄军伤亡了8000人,最后一次解围行动失败。
英军指挥官辛普森对打开战局束手无策,这使他受到来自伦敦的责备,伦敦在讨论他的继任人选。
在政府方面的强大压力下,联军在休整了近半年后,辛普森勋爵不得不做出改变,开始新一轮的进攻。
1855年9月8日11点30分,联军开始第4次勐烈的炮击。
40分钟后,联军总攻,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各部队校对时间,在同一时刻发动进攻。
法军麦克马洪师进攻马拉科夫要塞。仅仅10分钟,要塞落入法国人的手中,随后法军又打退了俄军的反击。
英军对凸角堡的攻击再次失利。英军部队被俄军火力压制在凸角堡脚下的胸墙后面,遭受大量杀伤后,部队拒绝前进,不久他们就转身撤退了。
但马拉科夫要塞的失守,对俄军来说是致命的,当天夜里,俄军破坏了全部工事,携带炮兵和后勤设施有计划的撤出了要塞。
当前的情况是,拿破仑三世准备见好就收实现和平,想等待着维也纳传来的和平谈判好消息,不想过多的折损法军兵力。
而英国却宁愿继续打下去。英军得到远征军方面大量补充后,如今信心十足,远征军的第5师和第9师还是被英国人拿走了,并且以此为基础组建了英属外籍兵团。
英国人花费大力气给英属外籍兵团配备了炮兵和骑兵部队,配备了从大唐王国进口的先进柯尔特后膛火炮,进一步加强了火力。
经过近半年的休整补充,英属外籍兵团的兵力扩充到4.5万人,其中英军白人士兵约1.2万,华人士兵3.3万人,战斗力颇为强悍。
除了克里米亚战场外,当前欧洲最重要的战场是亚洲西部地区的高加索战场。
从黑海到波斯边境,俄国和奥斯曼帝国拥有150英里长的边境线。
在这条国境线的中央,是古亚美尼亚王国留下的重要堡垒卡尔斯。历次俄土战争这里都发生过重大的战斗,双方对卡尔斯要塞进行了反复争夺,对这个战场都再熟悉不过。
从1855年6月到10月,俄军一直在围攻卡尔斯,在高强度的攻城战中,俄军的灰色牲口前赴后继,这对奥斯曼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