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钢笔粗细的观测铜管,用于观测北极星。铜管连接可跟随转动的指针,指针旁立着零到九十度的半弧形刻度尺,其实就是一块竖版,半径与正方形的木板底座相当,因为够大,刻度非常精细,能够达到零点一度。
再就是,木板底座四角装有水平尺,就是后来依靠液体水平原理的那种,确保底座水平。其实水平尺也很早出现,不是新鲜东西,朱塬这些日子翻阅的《梦溪笔谈》里就有记载。
老天爷都配合,今夜大好晴天,满天星斗。
这次观测不仅引来了整个船队所有稍稍上得了台面的文武官员围观,还设立了外围岗哨,严禁闲杂人等靠近。一群人好似要进行什么神秘祭祀的架势。
确实也没人觉得这是一件平常事。
就像是‘家学渊源’的刘琏,白天时看到地球仪,那眼神……好像白蚁精见了一大块木头,朱塬真怕他啃上去。
这牵星仪也一样。
因为按照朱塬给出的理论,牵星仪真有用的话,就可以相对更加精确地测出明州到胶州的距离。
很简单。
地球八万里直径,每一个纬度,大概222里,更何况,这牵星仪还精确到零点一度。
虽然这算法误差非常大,有经度偏差,地球也不是个标准圆,但,推翻当下动辄万里海路的说法,已经绰绰有余。
哪有万里之遥?
朱塬记得一句话,恐惧源于未知。
海洋实在是太大,存在太多未知,让人恐惧,因此使得古人长达数千年时间不敢轻易探索。
当下,如果大海不再那么神秘,再说开拓海洋,也就不再那么让人望而却步。这也是朱塬之前日夜赶工做出了地球仪的原因。
/133/133513/31347640.html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