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塬算是戳破了老朱的幻想。
左右权衡一番,老朱决定相信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
还有建议中主要的‘快’和‘堵’两字诀,以及将至正帝父子作为这次攻伐大都主要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
呵,倒是又一个让人豁然开朗的新词,也让老朱这些日子的思考更加明确。
再就是,最后的‘暗度陈仓’计划。
老朱一眼就看出,可行,非常可行。因为,《天书》中有过相应的一些记载。
而且,这些时日不断从北方收到的舆图中,老朱也能发现,若能从直沽登岸,派出骑兵,两日之内就能强行至三百里外的大都。
相比起来,从汴梁出发,不说攻城拔寨,那怕按照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信中所言,一路快打快冲,千里路途,那怕没有意外,至少也需半月时间。
两相比较,该如何选择,根本不需犹豫。
详细地将书信后半段读了几遍,老朱甚至又想把朱塬召回,当面详细讨论,毕竟书信里能说的话,实在不多。
不过,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还是放弃。
就让他安心在明州做事罢。
于是当场写了回信,主要是关于自己读过刚刚建议后的一些想法和疑惑,写好之后,这次没有再让闻造停留,直接让他赶回明州。
随后老朱就吩咐侍臣召集一干中枢重臣,打算趁热打铁,根据朱塬的建议讨论一份。
吩咐完事情,又有一封书信送到。
是刘基。
老朱叹了下还真是巧,就拆了信。
关于淮东大旱,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没有办法,老朱就想到了刘基。
看过刘基的回信,老朱有些失望。
刘基认为是老朱将数万战殁士卒妻子圈禁起来为丈夫守节,以至于阴气结郁,导致上天示警,降下大旱。
若是朱塬没有出现,老朱或许会相信几分。
但,因为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老朱不知不觉接受了太多的唯物主义观点,就像这云雨的本质,朱塬在之前的信中讲得很清楚,以至于,再看到类似的唯心论调,老朱就充满了怀疑。
不过,关于寡妇营之事,近几年已经有不少臣子劝谏。
当下刘基又提起,老朱斟酌一番,到底决定顺势而为,毕竟,就只是单纯养活数万女子,也是一份不小的开支。
全都打发了,任其归家或另嫁,朝廷还能节省钱粮。
事情敲定,等李善长、杨宪、陶安、章溢等一干重臣抵达,老朱首先就提起了这件事,让中书做一份妥善的遣散方案出来。
毕竟也不能就那样胡乱营门一开就让人离去,该给的盘缠口粮,还是要给的。
说这件事过程中,再想起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的书信,老朱到底没忍住一些调弄心思,故意点明,这是刘基的建议。
然后,左相脸色,果然是精彩。
百室啊。
这心胸,还真是改不了了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