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洪武生存指南> 第121章:太完美也不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太完美也不好(2 / 3)

盅山药莲子甜汤:“这个给你,等下自己去喝。”

钗儿再次福身道谢。

朱塬转向一盘香酥大虾,拿起一只自己剥着,一边又笑着道:“听你说话就是个聪明丫头,有空多学些东西,将来也是个出色的小秘书。”

钗儿更加欣喜,平日就羡慕那些能帮大人校书绘图的姐姐们,连忙又应声:“钗儿记住了。”

旁边的采桑只觉得鼻子酸酸的。

其他不说,钗儿转眼给自己父亲挣了个‘组长’的职衔,就实在让人羡慕。

这组长是今年营海司组织海捕时开始出现的,虽说没有正式的官品,但通常都管着一两百人,无论是身份还是待遇,相比普通的渔户都要高很多。

更何况,钗儿父亲这是转去了制瓦作坊当组长,显然,之后就不用下海了。

渔户出身,不得不下海,这是命。

但,如果能不下海,想来没有那个渔户是愿意下海的。

那怕今年开始营海司给出了诸多保障,然而,下海捕鱼,终究还是风险重。

再看眼前的自家大人。

钗儿说完,该自己了,但,大人明显已经尽兴,不想听她再说的意思,而且,采桑也发现,自己……实在没甚么可说。

难不成自己还要揭一揭钗儿父亲的底细。

比如……

她之前可不知道钗儿父亲叫甚么涂让春的,和自家爹爹的伍三六一样,钗儿父亲……因为排行第三,她从小到大都只叫三叔,周围人也只喊他涂三。

采桑也能想通。

想来,这‘涂让春’,大概也是这段时间进行户口登记时临时起的大名。

定是这名字……

早知道,就该提醒爹爹,不就花几枚铜钱的事情,怎地就不找先生也起个好名字。

榻上桌旁。

朱塬没再里采桑,主要是重新回到了钗儿刚刚提及的收鱼之事。

老朱之前送了一份弹劾奏章过来,让朱塬自己处理,朱塬没打算改变态度。

没想到,有些人还是不甘心。

朱塬也能想明白,这些人之所以如此纠缠,还是看到了一点。

营海司有钱!

不说今年只是出售海贸公司牌照就一次性收获了200万两白银,哪怕之后,无论是海捕还是海贸,步入正轨,营海司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正向收入。

对于这笔钱,朱塬的考虑是不断投入营海相关产业的同时,还能贴补海军,乃至向中枢财政输血,就像之前主动上交那100万两白银一样。有了钱,有了资源,朝廷才能更进一步建设这个国家。

然而,某些人,却只想把这份收益搂到自己怀里。

思绪更进一步延伸。

自从知道有人开始弹劾自己,朱塬脑海里就已经敲响了警钟。

朱塬很清楚一个道理:老朱对自己再好,也经不住有人三番五次反反复复地在他耳边说坏话,毕竟,长辈身份之外,老朱的另一个身份,还是帝王,而且还是曾经历史上有名的多疑帝王。

为此……朱塬最近已经在主动做一件事。

自污。

搜罗胡女,其实就算一项。

因为朱塬意识到,自己把自己在老朱那里塑造的太完美,并不是好事。越是完美的东西,越经不得磕碰。就像一张白纸,稍微点上一滴墨,那一点黑在周围人看来,就会异常的显眼。

同样道理,自己在老朱那里太完美,当遇到别人不断挑错,甚至哪怕成功一次,一张带了墨点的白纸,在老朱看来,或许就会变得碍眼。

因此,没什么特别的规划,几乎是本能地,朱塬开始自己先往自己身上点一些墨水。

再说这收鱼之事。

寻根究底,其实更加严重。

因为这属于利益冲突层面。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哪怕这条财路是朱塬亲自创造出来的,但,既然你这次给了,下次却不给了,就注定会被人记恨。

朱塬之前本打算采取一种缓和手段,依旧保持官捕与民捕并行的状态。

当下再想想,只要这口子开着,就免不了被人惦记。

大户参与海捕,相比自担风险地费心费力处理、运输、贩卖等等,直接一股脑打包给官方,还能获得不菲的收益,如何选择,傻子都知道。

既如此……

那就……彻底关门吧!

或许短期内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非议,但也好过长年累月地被人惦记。

而且,这样也能在官方协调下更好地保护海洋资源,免得放任民间胡乱地大捕大捞。

保护海洋资源,恰好也能作为发布禁令的理由。

耳边传来轻唤,是写意,朱塬回过神,发现手里一只剥了一半的大虾已经凉掉,扭头看看旁边眼巴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