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万历佑明> 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要图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要图治(1 / 2)

“我劝过他,改换门庭是大忌”

李三才无论怎样控制自己不去想李植被腰斩这事,但还是控制不了,且在这一天,还对光禄寺卿陈与郊提起此事来。

陈与郊听后则抿嘴欲怒道“但也不该处以腰斩之刑啊,没想到,申吴县比太岳还狠”

“这皆是张太岳未遭清算导致的后果。”

李三才沉声说道。

陈与郊颔首,且感慨道“权臣层出不穷,地方上的督抚也开始与民争利,如此下去,官进民退只会愈演愈烈”

“公说的没错,但无奈今上受太岳影响太深,所以才有如今之情势。”

李三才道。

“陛下受太师讲读十年之教,爱民如子,志向远大,所以,尔等做的只要真的利国利民,陛下自不会因此怪罪尔等放心去见陛下吧,有什么就说什么。”

沉鲤等三巡抚没几日后借到了京师。

而在沉鲤、吕坤、金学曾三人到京而觐见朱翊钧的这一天,申时行和方逢时等执政公卿特地先见了这三人,申时行还先笑着对他们嘱咐了一番。

方逢时也沉着脸说道“元辅说的没错,如果你们真能说出一番道理,自不会拿你们怎么样。”

三人皆拱手称是,然后就跟着申时行、方逢时等进了宫,来到了侍御司。



待几声鞭响过后,朱翊钧也来了这里。

申时行等皆在这时躬身肃立。

朱翊钧先瞅向了沉鲤、吕坤、金学曾三人一眼,然后就笑着说“因为你们三人,朝堂可是起了不小的风浪”

“现在你们既然到了京,就再说说你们自己的缘由,为何要以官府的名义办实务,难道不知道这里面的忌讳”

朱翊钧说着又道“不过在说之前,你们先听听公卿们是怎么看的。”

这时,方逢时便先起身道“陛下,臣还是坚持认为,地方官衙不能擅自辟财源,如此下去,恐生大患,人一富必生奸计,而推之于朝廷也是一样,地方若富可敌国,则必起二心。”

海瑞则在这时道“陛下,臣认为地方上的官府需要造福百姓,而不能真的垂拱而治,至于地方官府若因此富可敌国而起二心,根本就是不值得考虑的事盖因皇明幅员辽阔,各布政司相制衡之下,再富可敌国,也只能从于朝廷”

持不同意见的执政公卿再次各自发表了一通意见,也驳斥了对方一番。

而在这之后,朱翊钧才开始让沉鲤、吕坤、金学曾三人说话。

沉鲤则先说道“自陛下即位以来,惠民之善政常降,故臣主政应天时,见应天诸府市民果比臣旧年所见更为富庶,富民可谓日益多”

“而从其他地方来的侨居贫民也日益多,都等着有活干;”

“但是民富足后所求的不是扩大经营以养更多贫民,而是买田买地乃至求取官爵”

“故使得更多土地集中于富民之手,靠务工而活的百姓更加多;”

“可偏偏商贾们往往做大后就不再认真兴实务,所以,如今江南富足后反而工坊减少,乃至连技艺也不做提升,故臣为应天抚时,为使商贾富贵后不只知兼并土地,也让本朝技艺一直在进步,而不被番夷赶超,且让更多小民可以因器械之便有闲暇读书而开民智,知道一味只求土地与乌纱帽并不能求得永世安宁,而知道天下太平在于实业不衰,就干脆让官府也办实务”

“这样一来,就由官府来主持技艺研发,与一富足就满足现状的商贾工匠竞争,以免他们在与地方豪右勾结后就只琢磨兼并土地的事,不琢磨实业兴邦的事同时也增加藩库收入,以大兴水利和学校。”

朱翊钧听后点首。

“陛下,臣与沉公原因类似,不过臣更多的是为解决凤阳诸府流民多的问题。”

“凤阳诸府靠近运河,故从南来北往的流民大多聚于此地,以至于盗贼丛生。”

“偏偏凤阳诸府,尤其是靠近运河的淮扬一带,富贾巨商只愿经营盐利与粮食等贸易,不办实务,所以虽富甲天下,却没养多少百姓。”

“他们是宁肯花高价用江西运来的瓷器、纸张,四川、浙江运来的锦缎绸布,也不在本地纺织造纸,乃至船、铁器都是从福建、广东花高价买来。”

“故淮扬一带,常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景象。”

“这个时候,如果朝廷不组织流民办实务以求生存,就没人能组织他们了”

“而他们就只能靠漕运谋生,而在每年漕运衰败的冬季往往就会饿死冻死一批,或者新增一批盗寇。”

吕坤这时跟着言道。

朱翊钧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