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科幻灵异>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大理国为何有十位国王出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理国为何有十位国王出家?(1 / 2)

大理历代国王世系表,段思平—→段思英—→段思良—→段思聪—→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段素隆—→段素真—→段素兴—→段思廉—→段廉义—→段素辉—→段正明—→高升泰—→段正淳—→段正严(和誉)—→段正兴—→段智兴—→段智廉—→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

禅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即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相传三代时尧禅位于舜,舜禅让于禹,历史上传为美谈。但时代久远,难考其真伪,所以存而不论。后世的所谓禅让,实际上是篡权的一块遮羞布,所谓禅位就是篡位,如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就美其名曰“禅让”。禅位与篡位之不同,就在于前者是主动让位,而后者是被迫让位。

大理国君的禅位,属于前者。从公元937年绵延至1253年的大理王朝22代国王中,先后有9位国王禅位为僧,再加上被迫逊位的1人,便足足有10个国王最后都当了和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曾四次皈依佛门,都因群臣的苦谏仍然归座龙椅。清朝顺治皇帝也曾因爱情不得志而试图出家,却被其母后阻止。此外就别无帝王出家之事了。

大理国帝王出家则近乎成了一种习俗。除了第二代王段思英是被迫逊位为僧以外,其余9位都属于自动禅位为僧的。他们是:

1、秉义皇帝段素隆,乾兴元年立,在位4年,宋仁宗天圣4年禅位为僧,子素贞立。

2、圣德皇帝段素贞,宋仁宗天圣4年即位,在位15年,庆历元年禅让为僧,孙素兴立;

3、兴宗孝德皇帝段思廉,宋仁宗庆历4年即位,在位31年,神宗熙宁8年禅位为僧。子廉义立;

4、上明皇帝寿辉,宋神宗元丰3年即位,在位一年,因天变(日月交晦,星辰昼见)而禅位思廉之孙正明;

5、保定皇帝段正明,元丰5年即位,在位13年,为君不正,禅位为僧,异姓高升泰立;

6、后理国中宗文安皇帝段正淳,绍圣2年即位,在位12年,因慧星见西方,大疫。徽宗大观2年禅位为僧,子段和誉立;

7、宪宗宣仁皇帝段和誉,大观2年即位,在位39年,王老,因诸子内争外叛,于宋高宗绍兴 17年禅位于僧,子正兴立;

8、景宗正康皇帝段正兴,绍兴17年即位,在位25年,宋孝宗乾道8年4月重雾,16日雾才散,遂禅位为僧,子智兴立;

9、神宗皇帝段智祥,南宋宁宗开禧元年即位,在位33年,理宗嘉熙2年禅位为僧,子祥兴立。

大理国时也发生两次篡位的事:一是文经皇帝段思英在位仅一年,其叔段思良争帝位,废帝为僧,而自立;二是上德皇帝段廉义被杨义贞所弑而自立,篡位仅4月,高升泰讨而诛之。不过这两次篡位都没有打着禅位的旗号。

为什么一代代帝王最终都舍弃江山美人而心甘情愿皈依佛门呢?总体上说,这与大理国“以佛立国”、“以佛治国”,全民信佛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分不开的。佛教思想在大理的统治地位从南诏晚期隆舜把佛教遵为“国教”开始,代之而起的大理国一以贯之地承袭下来,直到元代还依然如故。元朝的行巡使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曾描述道:“此邦之人西近天竺,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尤其在大理国时期,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上至国君,下至庶民均以出家为荣;“以佛治国”的思想在政治制度上也有着充分的体现。

一:是各级官员都从有文化的僧人中选拔。大理国中、后期也仿效中原王朝实行开科取仕,而对象是僧人中的读儒书者(阿吒力僧人均可有家有室),标准就是“通释习儒”,即通晓佛学的义理又熟悉四书五经。这些人便是大理国所特有的“释儒”的阶层;

二:是举国崇僧敬佛,国中的大事均有高僧参与决策。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国家的灾祥祸福,都与当朝的帝王有关,与他们前世今身所作所为有着因果关系。国家一旦出现某种灾祸的征兆,便是帝王孽障缠身,只有出家,才能消灾免难。

大理国九位出家的帝王各有各的故事,但都毫无例外地体现着上述的思想观念。当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段誉(段正严)就是典型的一例。历史上的段誉并非《天龙八部》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流才子,而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帝王。他七岁入学,在点苍山龙苑就学于天台山云游到大理的高僧六铉法师。六铉非常赏识他慧根超群,着力培养。我们所所知的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在真正的历史之上,26岁即位,曾几次平定37部叛乱,并主动亲和大宋王朝,多次进贡,献礼献乐,被宋徽宗册封为云南节度使、大理王。段誉当朝期间勤政爱民,讲究以佛法的仁慈治国。对于当众辱骂他的部将高智昌(高升泰之孙)病死后,还大办佛事为其超度。高智昌手下的两名军官刺杀段誉,未遂被擒,段誉却称之为“义士”于以赦免,此二人自杀后,又为他们立“义士冢”。段誉在位39年,后因彗星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