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在朝堂上当众宣布, 他将把公主当皇子培养,望女成龙的话被传出,京中上下顿时一片哗然。
更何况皇上还说了, 他不仅可以允许自己的女儿正式入朝为官, 也能允许其他女子入朝为官。
这绝对是个巨大的风向标,没儿子, 或是儿子不成器的人家, 京中可不少。
正值太子开设的女学招生,无数心中有想法的人家, 即便嘴上还在声讨让女子进学取仕一事不像话,暗地里却在心里衡量, 自家女儿中, 哪个比较有潜力。
仔细想想, 皇上说得确实没错,儿孙不争气,若能出个有出息的女儿孙女, 也是件光宗耀祖,可以庇佑家中兄弟姐妹的好事。
有三公主入朝为官, 不仅没有传出什么不好的传闻,还为朝廷立下许多大功的优秀表现在前,有些大臣对女子入官的事, 其实已经不那么排斥。
倒是一些自己无能, 认为女子也能入朝为官, 会危及他们男子地位的人, 感受到如临大敌的威胁,上窜上跳的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那套理论。
早在听说太子在京中开设女学,还从首批试学的女孩中, 为公主选取一批伴读进宫的消息后,孟青竹就跟家人提出,要去女学报名的想法。
作为凌山书院山长孟大儒的女儿,因家中长辈的思想开明,自幼便随父亲读书的孟青竹年仅十三岁,已是满腹经纶,熟读大量经典史籍。
天资之出色,让孟大儒时常遗憾女儿不是男儿身,要不然,朝堂之上必有其一席之位。
孟大儒与妻子成亲多年,一直没有孩子,也没有纳妾,直到年近四十,方得孟青竹这个独女,非常疼爱。
凌山书院位处京郊的仙鹤镇,面对女儿想要离家前往京中女学就读的提议,孟大儒夫妻都不舍,也不放心,就没有答应。
随后就得知皇上在朝堂上当众说得那番话,这次不仅让孟青竹想要进入女学的心情变得更为迫切,孟大儒也颇为心动。
他与妻子本就是老来得女,现已年过半百,说句不好听的,说不定哪天就会撒手人寰。
到时候只剩下他那因一身才学而清高孤傲,天下男子难入其眼的女儿独自在世,没有至亲照拂,他实在是死不瞑目。
若女儿能在去女学后,凭借一身才华获得女学的重视,获得入朝为官的机会。
只要女儿能得了官身,按照朝廷现行的福利,女儿以后生老病死都会由朝廷给提供保障,他们老夫妻也能放心。
“父亲,那宫学中,肯定有最好的学习环境,可惜女儿没能赶上那个机会,这所女学既然是由太子开设,想来里面的先生肯定也很不凡,女儿这次一定不能再错过。”
孟夫人难掩担忧,“听说那女学的规矩十分严苛,不能带侍女,衣服鞋子脏了要自己洗不说,还要学习跑步、练习骑马射箭,十分辛苦。”
孟青竹目光坚毅的说道,“辛苦我不怕,正因女学中的这些规定与课业安排,才让女儿更加相信那里是我该去的地方,而不是个闺学。”
那种名为女学,这则是为女子嫁人镀金的闺学,孟青竹向来不屑以顾。
孟夫人无奈的叹了口气,孟大儒这次终于松口道。
“那就去吧,不过去了之后,你务必要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跟同窗们好好相处,虚心学习,为父跟人打听过,女学的先生不管什么性格,都待人一视同仁,便对学生的要求都十分高,教的都是很务实的内容。”
孟大儒没有说的是,那所女学还采用十分严苛的淘汰制,在一定时间内,不能达到女学要求者,都会被淘汰回家。
能留在女学中的,都是一些能够严格遵守女学的规定与秩序者。
他的女儿天资有多好,学识有多出色,性格就有多傲,说早了,反倒容易让她生出逆反心理,让她在女学中多碰几个跟头,在挫折中多长些教训,对她更好。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不少人家,随着那些女孩陆续抵达京中,被正式命名为博安的女学正式揭牌,招生工作也随之开始启动。
除了家在京城或周围,消息灵通,主动前来报名求学的女孩,还有一批从大安各地送到京城中的女孩,共有六十多人。
那些女孩有的来自各地滋济院,有的出身农家,也有少数出身商贾或官宦之家者,这些女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个都有特长。
有的擅长作画,能用碳笔在墙上或地面上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有的记性特别好,有的则擅长算数。
总之就是哪怕看着脑子不怎么灵活的女孩,可能也有一双能够制作出各种小东西的巧手。
这些女孩都是免费名试入学,除了没被选上伴读的三十多名女孩,博安女学首次正式对外招生,只有一百二十个名额。
听说有一百二十个名额,那些前来报名的人还以为名额充足,报名就能进去,毕竟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多都不重视女孩的学习。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前来报名的女孩竟然多达上千,需要在参加女学组织的考核与面试后,十选一,择优录取。
说到底,还是众人低估了正宁帝当众宣布允许女子入朝为官的话,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京中有些王公贵族与官宦人家,甚至是将自家满足入学年龄要求的女孩,全都给报上名。
对于女儿要来京中读女学的事,孟夫人此前还有些犹豫不舍,可是听说报名的人这么多,竞争这么大,需要通过笔试和面试后,才能入学时,反倒变得忧心忡忡。
“青竹的笔试我不担心,可是还要面试?老爷,你能不能托人打听一下,看看都面试些什么,我们也好有个提前准备?”
面对夫人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