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吃卯粮,这些我都知道。”可是知道不代表理解。
“我知道你辛苦,知道你恪守规矩,再难的时候,你最初也是用自己的嫁妆去填的,没有我额娘留下的嫁妆。”原身额娘的嫁妆只算是平常,可用于府里嚼用却也能撑几年。“后来你苦心经营熬过来,府里产业也算是蒸蒸日上。”
可是这蒸蒸日上在要考虑为慕灵备一份彩礼,为两位姑娘备一份嫁妆时,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慕灵在外读书,要租赁宅子、请先生,买上好的笔墨纸砚;敏泰外放做官,身边也养着两个姨娘,他收到的俸禄和孝敬都用在养那边府邸了。京城全靠王氏一人维系着全家的生活,维持着交际的体面,还要孝敬族老。
终于有一日,她撑不住了……
既然府里要生活,儿子要彩礼,女儿要嫁妆,到最后,她挣扎中选择只能让府里少出一份嫁妆了!
王氏没成想元夕全都想到了,一时失语。
“可是,你想彰显你的好,也不用证明我嫡亲额娘究竟有多不好。”
这回轮到元夕攻心了,她所说俱是原身所想:“你不知道,瓜尔佳元夕是真的把你当额娘。在幼时,亲额娘去的早,记忆里的额娘几乎只有你;我也曾记得你抱着我学绣花,带着我和幼妹一起听父亲送回来的信。所以到最后,最难以置信我被送进宫的不是一直信任你的阿玛、兄长,而是我。你做得太绝了,连银钱都几乎舍不得给,害怕有朝一日面对继女失望的眼神,便干脆选择再无面对的机会了是吗。”
“莫说你没有自由,你在府里到底是养尊处优,而我在宫里却病的几乎死去。”
可实际上,原身真的死在了一场风寒中。
王氏本是来诉说自己的愧疚与苦衷的,如今却半句说不出口。
元夕依旧没什么好哭的,她虽眼窝浅容易流泪,这可会儿不是难过,而是失望。
“你求的是给元晴一副丰厚的嫁妆,可到头来,元晴可愿面对你,她一看到你就想到你是如何狠心对待她的姐姐!若是我真的死在宫里回不来,元晴拿着那副沾着亲姐血泪的嫁妆如何能安心!”
王氏趴在栏杆之上,终于放声大哭。
站在不远处的侍女看了想过来,却被碧儿扯住:“主子没唤动什么?难不成我们主子还会动手吗?”
“你说若是早知道你阿玛有这番际遇,又何至于此,要是他一世都平稳着不发迹呢?我便待在宫里等到二十五才放出宫,或者是在宫里等死吗?”
“你养了我那么多年,自己也说了,便是猫儿狗儿也是用了心的。可是猫儿狗儿终究还是能送去死的。”
元夕说完便一甩袖子走了,她院子里的人连忙打着灯笼跟上去。
王氏身边的老嬷嬷到水榭之上安慰着她,王氏哭嚎着:“我原以为这辈子也只是做了这一桩错事,可是这桩错事似乎是太错了些!”
碧儿扶着元夕走了段夜路后,元夕低声道:“明日备些黄纸香烛,我再给额娘烧一回纸。”
她不是为了已故的张佳氏,而是为了病死在宫中的元夕。
*
王氏哭喊的动静这么大,府里的主子自然还是知道的,却没人来处理,林言昭只忙着管教下人,不该传出府的话定不能碎嘴子地传出去。
这便是林言昭的不凡了,元夕看了账册才发现嫂嫂的厉害之处。她嫁妆里和府里的庄子铺子都被她管得井井有条,自己定了提拔的制度,有考核之期,做得好的有额外赏银,因此别看她在府里养着戏班子和女先儿,在吃穿嚼用上似乎又有些豪奢,实际上她心中有数,收远大于支。
果然是每个时代都有不凡的女子。
王氏辛辛苦苦管了那么久,遭了埋怨还有舍不得多掏一副嫁妆,林言昭却能管得那么轻松,元夕跟着学了几日,深感其中高深莫测。
只是在一晚元夕与敏泰会谈后,第二日敏泰便替王氏抱了病重不宜面见太后的帖子,不再入宫。
那晚,敏泰听了元夕的话后既怒又有些震惊:“王氏到底养了你许多年。”
“女儿感念,所以无需她如曾经的我一般重病缠身,养在内宅安稳度日就行。我拦不住万岁爷赐下诰命的圣旨,只愿这诰命不过是虚名,她占不着半点福气。”
若是这爵位真是敏泰自己挣得,她也不在意王氏所得,毕竟她嫁了个靠谱的丈夫。可惜不是啊,若她是个男子,这功劳就实打实的落在她头上,王氏自然沾不到她的福气。可她是女子,就只能用一些内宅手段了。
“你这是不孝!王氏再有不好,也是你的嫡母,她也已避开京中贵妇圈久矣,日后交际焉能没有当家主母。”
听了敏泰的话,元夕就明白,于敏泰而言,王氏更重要的还是她作为一个主母的作用,而不是王氏此人。
故而,她嫣然一笑:“阿玛,家中尚有嫂嫂,她素擅料理家事,又口齿伶俐,若是与外交际,必定也无指摘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