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从县令开始逐鹿天下> 第489章 军政分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9章 军政分离(1 / 2)

招募文人入营当兵,这是闻所未闻之事。

这个时代读书人都讲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要让一个知识分子去当兵,那简直就是对读书人的侮辱。

更是对孔孟圣贤的侮辱!

换个话说,差不多就是清北毕业后,回乡下养猪!

毕竟,这个时代大多选择去当兵的要么是被朝廷强制抓去的,要么就吃不饱饭活不下去的。

当兵就是为了有口饭吃,跟他们谈什么人生理想,保家卫国毫无意义。

李鸿仑现在目光是紧紧盯视着楚宁,他倒想要听听,楚宁要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李大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有一个问题想问一问李大人。”

李鸿仑轻声一笑:“请问!”

楚宁直接又把那个经典的问题抛了出来:

“老百姓为什么要当兵,为谁当兵?”

“朝廷为什么而打仗,又是为谁打仗?”

很显然,当李鸿仑听到这个问题时,同样也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做了一辈子学问,可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仔细想了想,李鸿仑不答,却是问道:“老臣想听听楚大人有何高论?”

“高论谈不上,不过倒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不妨与李大人探讨探讨。”

楚宁看了一眼李贤,后者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其实这两句话归纳起来,都是一句话,无论当兵或者打仗,其目的都是为了天下百姓。”

李鸿仑微微咂摸着楚宁话里的意思,只听楚宁又继续说道:

“太宗在位时,便广开纳谏,更是时常引用魏征所提出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言论,足以说明太宗对民心的倚重,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天下的根基便在于民心。”

李鸿仑微微颔首,显然也是十分赞同楚宁的观点,只是很快又意识到这似乎有些答非所问:

“请问楚大人,你说的这个民心问题与招募文人当兵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楚宁说道:“我再问李大人一句,这天下读书人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李鸿仑一凛,信誓旦旦说道:“当然是为了报效朝廷,匡扶社稷。”

“好!那朝廷咱们自然好理解,无非就是宫殿府衙,那社稷呢?何为社稷?”

李鸿仑道:“社稷嘛,自然是这九州万方。”

“不对!”楚宁摇头说道:“你说的只是疆域,真正的社稷应该是疆域之上的老百姓。”

李鸿仑微微沉吟,没有再接话。

楚宁又说道:“我知道,在李大人看来,读书人就应该考取功名,这才是正途大道。然而,我却不这样想,读书人读书更应该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朝廷开科取士,不可能让天下读书人都有做官的出路,既如此,读书人又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所以,楚大人认为读书人去当兵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何不是呢!”

楚宁言辞凿凿说道:“军营也是一个锻炼人心志的地方,现在士兵们只知道打仗,而并不知道为什么而打仗,又是为谁打仗?这些正是需要读书人去做的事。现在皇上有意让读书人去到军营磨练,这对那些无法走科举仕途的穷苦读书人来说,便等于是给了他们一方施展才华的舞台。”

李鸿仑现在似乎已经完全明白了楚宁话里的意思。

这个征召读书人入军营当兵,说白了,就是给那些走投无路的穷苦读书人的机会。

因为那些权贵之家的读书人是绝对不会去入营当兵的。

如此一来,自然就把那些权贵之家的子嗣给排开了。

而真正愿意去军营里当兵的读书人,自然就是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

要知道,其实在古代,但凡是读书人家境其实都是较好的。

真正的贫苦人家是连读书机会都没有的。

因为读书就意味着要脱产。

而这个时代没有义务教育,更是需要劳动力,但凡有劳动力的孩子都不可能达到完全脱产去学习。

这也就造成一个问题,就是文人仕子都被权贵们垄断了。

最终门阀宗室便牢牢掌握了社会舆论和晋升通道。

穷苦人家的孩子除了攀附权贵,便根本再无出路。

所以也就会有很多所谓的门生故吏。

而楚宁提出的让读书人去军营当兵,便等于是给了穷苦读书人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说到这里,楚宁觉得还有一些话想要说出来:

“另外,让读书人参兵,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平衡文武的发展,我认为一个健康发展的国家,不应该只重文武之其一,而应该文武并重,要改变这种风气,而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