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清川纪> 抵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抵达(2 / 3)

递给北竑,目光投向东方。

月光朗朗,近一些的街巷庄园灯火通明。

更远一些的地方一片漆黑,仿佛荒无人烟,但龙栖县八成以上的居民,都生活在那里。

沈怀川收回目光,望向西北,沉声道:

“听闻齐云寨的山贼也遭了洪涝,希望罗知县能注意防范,莫要让山贼下山惊扰了百姓才好。”

*

许清徽没有想到,自己连县衙都没进,就直接被发配到了河道清淤泥。

郑问渠和王洽自然也在一起,三人刚刚好组成了一个小队。

六月的暴雨急烈,太阳也炽热,今天就是这么一个大晴天。

三人正在干的事情俗称“捻河泥”。

主要工具就是一艘小木船和捻篰。

捻篰是由一只用竹篾编制的、形似蚌壳的夹篰和两根俗称“捻杆”的竹杆组成。

小木船左舷头的中舱和中艄舱之间各安了一只树丫做的攀钩。

郑问渠和王洽一人站在船头、一人站在船尾。

两人同时将篰插入河底,然后分别将右手杆和左手杆放入攀钩中,撑开杆和篰,按一定方向摇动攀钩带动杆和篰、搅起底部淤积的河泥。

等船行了一定距离,无论篰中装了多少河泥,都将捻杆合拢到一块,闭合篰口,将其移动到船舷边上提起来。

当夹篰刚刚露水面约一半时,两人同时用双手迅速将捻杆靠舷借力把夹篰压提出水面,撑开杆、篰,使得河泥能流入中舱。

如此重复操作,直至舱满了,就回到岸边。

然后将捞起的河泥铲到岸上,由许清徽负责摊开晾晒至干,然后将干燥了的河泥运到河边储存河泥的仓中,防止再降雨时泥又被冲回河中、白干一场。

同时河泥中有很多丰富的营养物质,对附近的居民而言是非常有用的养料。

所以河泥运到仓中储存起来,也可供周边农业劳作的村民取用。

等到又将一船河泥运到岸边,郑问渠按不住咆哮了一声,丢弃手中的竹竿,跳到岸上就地躺了下来,不顾地面已被太阳考得滚烫、还有满地脏兮兮的河泥。

他本以为自己满腔抱负和才华,来到龙栖县后定会大展拳脚、好好成就一番作为,比如修建堤坝、保护百姓什么的。

没想到来这里几天了,他却一直在清淤泥。

除了清淤泥,还是清淤泥!

许清徽和王洽对视一眼,都笑了出来,手中的活没有停。

“我们就不能去找杜县丞,让他给我们换个更重要些的活么?”

郑问渠烦躁地胡乱柔了把自己的头发。

为了方便,三人都将已原先的长发剪去,换了个利落的打扮和发型。

郑问渠口中的杜县丞,名为杜衾年,正是三人现在的顶头上司,也是龙栖县负责此次灾后重建事务的主要官员。

“清除了此处的淤泥,积水就能早日排出去,就能使百姓少遭受些涝灾。这个活不也是很重要的吗?”

许清徽埋头将新捞上来的一摊泥扒拉开,背对着郑问渠说道。

王洽驶着小船在河道中巡游了一圈,朗声道:

“这段河道的泥清得差不多了,顺利的话今晚就可以回去了。”

听完二人的话郑问渠重重叹了口气,从地上爬了起来又继续干活了。

三人之所以现在会出现再这里,还要从三天前说起。

三天前,他们三人随谭友源自风平渡口渡江,抵达龙栖县的盘龙渡口。

下船后,谭友源带人卸粮,将粮食转运到官府的粮仓。

而他身边的随侍过来告知三人,自行前去寻县丞杜衾年报到。

三人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是寻到了杜衾年。

而当时杜衾年非常忙碌,他们连杜衾年的面都没见到,领了干粮就被派了过来清淤泥。

好在干了几天,这处河道的淤泥也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了。

夜间,三人赶回了杜衾年的驻地,还是没见到杜县丞。

听说是明日要放粮,杜衾连夜赶回去、为本处灾民领救济粮了。

然后三人又被派去清理下一段淤泥了。

郑问渠表示非常崩溃。

不过好在今晚算是可以在驻地暂时休整一下了。

说是驻地,不过是以一处旧庙为中心,然后在周边临时搭了可以遮阳避雨的草房子。

听其他清淤的人说,最长的已经过来清淤两个多月了。

只是也没见水怎么消。

而且随着降水越来越多,水位上升,清淤是越来越难了。

这些信息使许清徽有些吃惊。

她本以为是刚开始清淤,没想到已经进行这么久了。

这么久还没有效果,中间肯定是有环节出了问题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