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晚九点,年年再次准时开播。
【苏轼,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吧,在中小学课本上,关于他的诗词,我们学过很多。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那么关于他的人生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从头说起。】
【苏轼他爹苏洵,那可是上过三字经的人物。“二十七,始发奋”说的就是苏洵。苏轼一生乐观豁达,朋友众多,还喜欢做美食,文学造诣颇高,可以说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奇才。】
【苏轼二十一岁,便和他爹还有他弟弟一起进京赶考。当时的主考官,就是《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苏轼进了考场,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就写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
【欧阳修见到这篇文章,惊为天人,当场就想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一名,但是因为是匿名答卷,考虑到他的徒弟曾巩也是才华卓绝,他担心这篇文章如果是曾巩所作,有任人唯亲之嫌,所以只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二名。】
【等到放榜之后,欧阳修发现此文作者竟是苏轼,与他畅谈一番后,当即就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甚至还有人称,欧阳修曾说过,三十年后,也许没人记得我欧阳修,但肯定有人记得苏轼。当然,事实证明,才子光芒不会陨落,千年之后的我们,仍然记得他们。】
【得益于欧阳修的大力举荐,苏轼也是名噪一时,只要有了新的诗作,很快传遍京师。就在苏轼志得意满,决定大展拳脚的时候,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他母亲病逝了。】
【按照古代的礼法,父母病逝,应当守孝三年,不得做官。没办法,苏轼和弟弟苏辙只能回家奔丧,转眼便是三年。】
【等到丁忧期满,苏家三父子重返汴京,开始了官场生涯。而且,在此期间,苏轼还参加了一个制科考试,这个考试难度极大,一二等无人获得,苏轼之前,只有一个叫吴育的才子勉强中过第三等,经年过去,苏轼参加考试,却轻松荣获了第三等,堪称“百年第一”。】
【苏轼在京师逐渐站稳脚跟,眼看要青云直上的时候,偏偏苏洵病逝了,苏轼没办法,只能回家为父守孝,继续丁忧三年。然而,等他丁忧回来,发现朝局已经大变。】
【王安石变法,开展的如火如荼,凡是反对新法的人,都被迫离京远调。苏轼在这种局势下,仍然直言上谏,历数新法弊端,王安石一怒之下,运作一番,把苏轼贬为杭州通判。】
【此后苏轼辗转各地做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之后,他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本来就是例行公事,谁知,有人竟然借此大做文章,闹出了轰轰烈烈的“乌台诗案”。】
【苏轼的文中,有“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的句子,新党的人,便无中生有,造谣诽谤,说这些句子愚弄朝廷、包藏祸心、不忠于君。不仅如此,他们大搞文字狱,把苏轼以前的词作都翻出来,牵强附会,说苏轼早有反心。】
【苏轼有冤难诉,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押解进京,除他之外,凡是反对新党的人,都被新党各种从诗作中挑刺,以至于此次“乌台诗案”牵连者,多达数十人。】
【可以说,乌台诗案,成了苏轼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此时,新党的一些人,恨不得将苏轼处死。不幸中的万幸,因为苏轼才华卓绝,朋友众多,一些赏识他的大臣都纷纷上书为苏轼求情。甚至就连已经退休的王安石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不得不说,王安石虽然退休了,但是说的话还是很有分量。在苏轼下大狱103天的时候,他终于被释放出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心情郁闷的苏轼,写下了大量的怀古诗句。比如《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等一系列佳作,都出自于这一时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首诗,表面上看,写的是周瑜,一代豪杰,雄姿英发,指挥赤壁之战,大获全胜。而且还拥有了小乔这样的美人。其实,借着夸赞周瑜,感伤自己人到中年,早生华发的落魄。】
【在黄州待了几年,苏轼被调往汝州,可是因为路途遥远,一路颠簸,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苏轼只能上书朝廷,暂时去常州居住。就在这时,转机来了,宋神宗去世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宋哲宗继位,高太后临朝听政。苏轼也被调回京师,不断升职加薪。可是苏轼还是当初那个少年,不曾有一丝改变,仍然敢于直言进谏。】
【王安石新法,因为旧党再获重用,被不断打压,而且旧党执政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的腐败问题,于是,他开始抨击旧党。就这样,他被新党不容,又被旧党排斥,无奈之下,只能再次请求外调。】
【苏轼这一次去了杭州,他和白居易一样,都以为杭州是个养老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