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妈轻瞥一眼在她耳边小声道:“张青松,张副厂长的小儿子,在省城上大学。”
方圆点点头,“他说的对,这个滑板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轻便,轻巧、便捷,能用塑料最好。”
她难道不想吗,可问题是现有的塑料根本做不到,而且产能不够价格就高,还不如用刚来的便宜。
“用塑料,塑料哪儿能行?”于厂长也摇头道,“塑料用不了多久就得破,多不结实,价格又贵,不行不行,还是用铁来的好,回头坏了还能卖钱。”
张青松一哽,嘀咕道:“都啥年代了,还坏了卖钱,真抠。”
离得近的于厂长和张厂长当即就黑了脸,方圆心想这人是把脑子忘学校没带回来吗?
“你不是说这次回来还要找你几个朋友聚聚吗,这里没你的事儿了,回去吧。”张副厂长的直接赶人。
张青松更加不忿了,瞪了眼方圆才走。
方圆一脸茫然,你爹让你走你瞪我干啥?
“姐姐,我觉得这个滑板车很好玩,除了太丑了,一点不重。”
方圆低头看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站在面前说道:“等回头让我爸刷上漆,我天天玩。”
“谢谢你。”方圆揉揉小孩的脑袋,这孩子的奶奶和孙姥姥关系好,经常来家里和俩小的玩,半路上也跟了过来。
领导们商量正事儿去了,方圆和小舅妈等着那些孩子过了一遍瘾,才接了各种车子试用。
比起半大孩子都喜欢滑板车,家属们更喜欢女式自行车,尤其是前头的铁网篓子,太实用了。
小舅妈更是让小舅盯着,等车子出厂了,她要第一批用上。
等众人撤的时候,厂子里居然先接到了一众家属的订单,有些一家还订了好几辆,几个厂领导笑的嘴都合不拢了,让车间师傅赶紧包装一下,回头他们好拿给上头的领导看。
虽说现在比起前些年有了些自由度,但这种改变生产的大事儿还是得往上头报告。
方圆则暗戳戳的想着回头让小舅帮着看帮她也弄张自行车票,这么小巧的自行车谁不想要一辆?
……
第二天上响方圆接到了张紫杏的电话,说是韩叙已经走了,不过这边的领导已经同意了她的要求,约莫过些天就有结果了。
方圆高兴坏了,也不着急等着厂子里的钱批复了,拿着之前卖喷嘴的钱和她花剩下的总共一百三收拾起了衣服,归心似箭,“姥姥,我打算下午就走。”
“行,我跟你小舅说。”孙家姥姥没有挽留,她知道方圆一家要搬过来了,以后离得近了,啥时候不能见,不急一时。
方圆也给宾馆挂了个电话,那边闹哄哄的也不知道在干啥,足足过了一个多小时方圆才接到春梅回过来的电话,还是从邮局打来的。
“方圆,咋办,宾馆不让住了,我们可以离开江门了。”春梅喘着气说道。
“那不挺好的。”方圆心想,“盼春三个找到住的地方了吗?”
“找到了,就是盼春老板的房子,她们仨租了一间,一个月六块钱,老板家里就剩下她和她妹妹了,附近住着的都是学校的老师,很安全。”知道方圆想知道啥,春梅快速说道,“我也先跟她们挤两天。”
“不用挤了,咱们中午就走,你赶紧收拾行礼车站见。”方圆长话短说。
电话费也不便宜,春梅应了一声没有多问。
临走的时候孙家姥姥把一个大包裹递给方圆,方圆费力的提起来,“姥姥,这也太重了,就先不带了吧,反正回头我们就过来了。”
“说啥胡话呢,你那奶奶要是知道了我们啥也没给你捎,回头不定咋骂我们吗,乖,带上,回头姥姥多给你弄几张自行车票。”
方圆可耻的败给了几张自行车票,好在孙家姥姥实在太贴心了,让姥爷的助理开了轿车送她。
跟春梅在车站汇合,今天运气不好,班车半路坏了,足足四个小时才修好!!!
等到家,方圆快饿晕了,好在小舅打电话通知了家里,除了方老二不在家,全家都出来接她,连三叔也被三婶拉来了。
最最稀奇的是,三婶家里居然有自行车了!
“三婶发财了?”方圆暗悄悄问方棋。
“嗯。”方棋点点头,就是看着方圆一脸的幽怨,方圆没好气的一巴掌呼他背上,“我拐了你媳妇啊,你这么看着我?”
方棋瞪着他姐,“我才不要媳妇,太花钱了……还不是你,把摊子给了三婶,还教她做酱香饼,她现在一天卖二十来块钱,可不就是发财了!”
原来如此,难怪三婶对她更热情了,捣捣旁边噘着嘴的小孩,“三婶发财没少给你们买好吃的吧,这总比奶和方荷花发财好吧。”
方棋立刻顺着她的话想了,还真是,奶和方荷花发财了,只会和他们炫耀,可一点好处没有。
“姐,对不起,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