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谜影> 采访预备,一波三折【续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采访预备,一波三折【续二】(2 / 3)

,吴铭用江在1999年新年献词里的一句话精确概括: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吴铭懂得,江艺萍注定将率领《南国周末》成就华国第一大报的江湖地位。为什么?就凭她的才气与为人。

1984年南国日报黄社长告诉报社一位副总:江艺萍记者的文字,我不看名字都能认出来,这是《南国日报》有史以来最有才气的女记者。他叮嘱报社领导,不要让她去当官。这名1978级广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才女进到南国日报大院后,写出一系列掷地有声的评论,黄社长阅览后十分赏识。江艺萍记者知道后非常激动,专门让老同志带着去拜访了黄氏老社长。黄把自己多年的办报经验总结了几点,其中一点是“办报的最高境界是从容,宠辱不惊”。到了1990年代后期,《南国周末》创始人左放也看中了江艺萍的才气,他想邀请她主持南国周末社工作。他去要人,南国日报集团领导说你不要开玩笑,我们怎么舍得放自己最好的人给你。

江艺萍任南国周末社主编之前,这份华国最赚钱的周报正在转型,从娱乐报向新闻大报进化。到了江艺萍任上,《南国周末》才达致最鼎盛的时期:从娱乐性的地摊报,演变为启蒙众生的严肃新闻纸。

以往,江艺萍畅言,直抒胸臆:作为一名做报纸的报人,能够把职业做成事业是一种幸福。

通过一篇篇重磅报道,《南国周末》树立起“华国新闻界良心”标杆,提高了报纸公信力,逐渐被读者誉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南国周末》曾经熏陶了华国无数人的公民权利意识,包括吴铭记者。“一张新闻纸、两份元旦献辞,塑造了我高中时代的新闻理想。犹记得,头版上手写体‘江艺萍’历历在目,如今成为时代的背影”。他认定,江艺萍对华国传媒业的贡献,不止于筑造了《南国周末》这艘华国舆论“夜航船”,更把报社打造成传媒管理人才的孵化器。仿佛蒲公英的种子冉冉飞向四方,从南周黄金记者一代,走出了华国众多媒体的总编级高管。

在华国传媒业,《南国周末》高举理想主义、自由主义与启蒙主义的旗帜,在知识分子等精英里奠定独具求真与先锋印记的精神基调。

俱往矣,风流云散,昨夜星辰昨夜风。

追忆、致敬攀上顶峰的《南国周末》,是吴铭记者对个人新闻价值观作一次明晰的梳理与提醒。

刘乐,过了数分钟没听见吴铭说话,估计他分神。于是,问他:“阿铭,在干嘛?是不是想事?”

吴铭“醒”来答道,我想起《南国周末》辉煌期的江艺萍主编和她的记者们,对比如今的南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广南省怪病,南周竟然不做,我此时不感到讶异。

“兄弟,别回味老黄历啦。眼下,咱们怎么稳妥做报道?当务之急,你想好如何通过《京西信报》报题。接下来三天,你继续上网,瞧瞧有没有新线索?若有新东西,白天我会留言知会你。”

OK!

俩人下线,各行其事。吴铭从没去过四季花开、美食天堂的广南省,好奇、向往。刚才漏问刘乐,当今正值隆冬,越州冷不冷?

连着两天半,吴铭上多个媒体人PP群和联博,没有收获有效的广南省怪病新线索。联博上,只看到深三角居民依然吐槽怪病流言的零星信息,有用的没有。

吴铭一心做采访前的“功课”,日子忽闪而过。只因为他的心态镇定,不再煎熬。

周四下午13:45,他赶回京西信报报社深度新闻部办公室,开14:30例会。

按深度新闻部报题规定,《京西信报》深度记者要想选题通过,必须过三道关,从而报题应当具备重大的新闻性。否则,一败涂地。

吴铭报广南省怪病选题,充沛说明新闻价值的重要理由,于是一路过关斩将,冲上例会。他胸有成竹,以为三只手指捏田螺。

按例会环节,深度新闻部先评论今天出版的深度周刊,各抒己见。除了继续采访本期选题的记者之外,其他在外的记者们都通过PP群上线参加。美编轮周主持PP群例会,录入现场发言。会后,校对书面记录例会所有发言,提醒开会纪律;平时维护PP群。当发言人评点报纸的时候,现场其他人不仅要听,而且浏览PP群记者们“灌水”。

关于本期周刊,大家热烈评说,一致认定封面头条《医改深陷”泥淖“》劲爆。该报道敢于刺痛高干病房“痼疾”,透析了华国医改“泥淖”,揭示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和看病苦的老大难压力。这篇稿件评分A+,3000元稿费,名副其实。记者们纷纷在线恭喜作者。可惜,作者还在采访另一道选题,看不到例会进展。侯彬副总编评说,记者采访下了功夫,采访了老百姓心声、采到了勇于说实话的医疗界专家,难得的是暗访到高干病房个案的天价消费。他无意中动了感情,亢奋控诉:在华国,一边是有限的国家医疗投入,绝大部分民脂民膏耗费给享受医疗的特权人士及其家属;另一边是广大人民把干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