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武侠修真>大夏文圣> 第九十章:迎公主,窃国运,疑案重重,各方谋算平【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迎公主,窃国运,疑案重重,各方谋算平【求月票】(5 / 6)

寒柔直接起身,询问王富贵。

“呼。”

“呼。”

王富贵深吸了一口气,而后摇了摇头,额头上全是汗珠。

“已经找人查过,一路加急信息,这件事情还真有点问题。”

王富贵开口。

当下,顾锦年也不由起身了。

果然,山高皇帝远,这里是大夏京都,虽然掌控全国,可三千里外发生的事情,是不可能太过于仔细放到面前的。

“什么问题?”

顾锦年出声,询问王富贵。

“我族有人在白鹭府做生意,盘问过许多人,这个张明并不是一开始就嗜赌,而且他有一个女儿,不是儿子。”

“而且也没有卖妻卖女,反而是说他女儿好像是失踪了,后来老婆也跟着失踪。”

“所以张明才开始嗜赌成性,至于卖儿卖女,就不清楚,反正妻女失踪后,整日喝酒,酒瘾是一定有,我族人做的就是酿酒生意。”

“但事情过去了一两年,而且张明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再加上也就是杀了个富家仆人,没有引来什么波澜,知道的消息很少。”

王富贵开口,这是白鹭府传来的消息。

“女儿?”

“妻女失踪?嗜酒如命?”

顾锦年皱眉,这些都是卷宗没有写的东西。

“卷宗出了纰漏?”

杨寒柔皱眉,忍不住开口,显得有些疑惑。

“不一定是纰漏。”

“毕竟你们所知道的事情,也是别人口中说出来的,不一定是真的。”

“刑部应当会有调查,写在卷宗上,不会有大错,否则的话不是小事。”

苏怀玉出声。

他很平静,并不认为卷宗出了什么纰漏,反倒是认为消息不准确。

“顾兄,你们得到的消息是什么?”

“有问题吗?”

江叶舟出声,望着顾锦年问道。

“刑部改制,特批案件。”

顾锦年淡淡回答,同时也不禁皱眉,看着石桌上的卷宗。

一时之间。

众人都安静下来了。

一个个沉默不语。

“其实按我的意思,我们直接总结就好,一开始我也觉得有问题,后来问了人,也说的很清楚,就是特批案卷,可能真是我们想多了。”

李基开口。

他一开始的确很有兴趣,以为要破获什么大案,逞一把能。

可没想到的是,得到的结果,居然是刑部改制,一时之间,瞬间失去了兴趣。

“倘若当真是刑部改制,那当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可能真是我们想多了。”

江叶舟也跟着开口,如此说道。

“其实我觉得,这卷宗应该没什么问题,倘若当真涉及什么,文景先生也不可能让我们来处理。”

“毕竟我们都是学子,刑部案卷,也轮不到我们来查。”

杨寒柔也跟着开口。

逻辑上没什么问题。

“或许真是我们想多了吧。”

“行吧,这件事情先放一放,反正时间还早,如若当真是我等想多了,那就总结一番,月底交卷。”

“诸位休息去吧。”

看着众人如此,顾锦年也跟着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肯定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

一定另藏玄机。

只不过,大家获取的信息都太少了,有些没头绪是必然的。

说完此话,顾锦年直接动身离开。

不管如何,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这种事情也急不来。

顾锦年离开了。

苏怀玉带着卷宗跟在身后。

其余人你看看我,莪看看你,想了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最终还是各自回去。

回去的路上。

苏怀玉的声音不由响起。

“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查出真相。”

苏怀玉出声,提醒着顾锦年。

“什么办法?”

顾锦年有些好奇。

“倒也简单,眼见为实。”

苏怀玉淡淡出声,告知破案唯一办法。

眼见为实。

听到这话,顾锦年有些皱眉。

“你的意思是说,去一趟白鹭府?亲自调查?”

顾锦年问道。

“刑部查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亲自走一趟。”

“卷宗上的信息不多,得到的信息也不多,倘若有人要故意隐瞒,身在京都,就更别想知道内情。”

“白鹭府虽三千里之远,可若是加急一点,两日时间便能赶到。”

苏怀玉给予回答。

他说的没错。

真想要查这个案子,去一趟肯定是有收获的。

而实际上顾锦年其实也有这个想法,只不过......离开京都,他有点方。

毕竟自己这个身份,万一出去以后,被人暗算咋办?

“不急,等等再说。”

顾锦年开口。

“你怕出去会被暗算,对吧?”

苏怀玉一眼看穿顾锦年的顾忌。

“不完全是。”

顾锦年也没有否认,但也没有承认,怕死是固然的,可更多的原因还是没有准备充足。

真要去,得跟家里人商量一下,不然万一出了问题,好歹有个照应。

还有一点就是,自己得利用一下古树。

看看有没有什么信息。

而且算下时间,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的人,估计马上要走了。

遇刺的事情估计马上要发生,等这件事情结束了,自己离开京都都没问题,那个时候肯定没有人敢乱来。

发生过一次,不可能再来第二次。

眼下。

正是多事之秋。

自己那里都不能去,先静观其变再说。

没有继续多说什么,顾锦年回到宿内休息。

翌日。

天刚亮。

大夏皇宫。

大殿当中。

一场激烈无比的争吵发生。

由杨开率先说出,匈奴国和亲之事。

希望两国友好,化干戈为玉帛。

然而此言一出,文官儒臣纷纷表示同意,可大部分武将不干了。

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人知道,里面有什么阴谋,谁都不知道。

可问题是,大夏吃了亏,现在居然还要和亲?

来换取不宣战?

这帮武将一个个都受不了。

虽然匈奴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