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多么有能力的人,身居多高的位置,总能被轻易的蒙蔽。
“王相的势力如今已经不成气候,是陛下的瓮中之鳖。那么哀家呢?”太皇太后挑衅道:“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哀家?毒酒还是白绫?哀家倒要看看皇帝打算怎么办?”
“皇祖母误会了。”皇帝难得这样亲昵的叫她。他微微一笑。
“朕不会对皇祖母怎样的。只是皇祖母年事已高。人老糊涂。只怕不宜多见外人。孙贵妃一向得您的心意。朕决定从今日起,让孙贵妃搬来宁安宫日日照料。也算是替朕与皇后尽一份孝心。
此时朕已经跟他说过了,孙贵妃十分愿意来照顾您。”
“你许了她什么!”太皇太后尖锐道。
“这什么都没有,只是让她看清了一些事实。”
“你不打算处置二皇子了对吗?”太皇太后十分直接的问道。
“他只是一个幌子而已。也只能是一个幌子。朕没打算处罚他。只是让他闭门思过,用心读书而已。”
太皇太后目露惊讶之色,可随即又癫狂的笑了起来。感叹道:“不愧是皇帝,真是狠心哈哈……”
“一个闲散的永远都不会继位的皇子。你打算让谁继承皇位?老三?那是个不成器的莽夫,都还不如老二斯文做作——
等等,你难道是想让大皇子!”
“朕曾经说过,朕有生之年不立储君。”
“太皇太后可能误会了一点,在朕眼里几位皇子其实没什么两样。其实若是大王子为储倒也不错。”皇帝轻松道:“可是祖母,”皇帝起身慢慢走到太皇太后的身边!:“你为什么不相信一件事儿呢?这世上当真有人对这皇位不感兴趣。譬如他。譬如我。
朕这孤家寡人,做的的确是腻味。被接进宫前,阿姐那时候十分担忧。天家无父子亲情这句话。从一个乡间少女的口中说出,谁都会惊讶不已。
这世上除了皇位权势,还有许多事值得一做,哪怕是一位货郎,也可以踏着风霜雪雨,走遍河山。也可以成为一名大夫,治病救人,可以成为一名教书的先生,桃李天下。自然也可以固守家业,得贤妻,得爱子,平安一生。
朕当初没得选。可朕的这些儿子们其实还是有的选。“”
“疯了疯了,你简直是疯了,你是皇帝!你!”
“说起这个,”皇帝脸上的笑容明快了些。
“阿姐前些日子寄了信过来,说是要赶着回京。朕当时与他说了些宫中事,你猜阿姐怎么说?”
太皇太后厌恶地移开眼。
皇帝自顾自道:“阿姐说。总归朕这还不算老。要是想省事儿眼下的几个皇子教导教导,挑一个得了。
不过朕倒是想。当真没有合适的人选。在立嫔妃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本朝君主多长寿。从现在开始。广纳嫔妃,待到王子成年之时,朕的身体若是好。还能当个太上皇,轻松几年。”
“你!哀家早说过,让你多纳嫔妃。扩充后宫。你现在才听进心里!”
“那时候听皇祖母的话做什么?”皇帝冷淡的起身。
“看着一个个的皇子皆成为太皇太后和朝臣手中的棋子么?”
“有一点你没有说错,朕对后宫诸人都是平平。皇后的位置做的牢固,并不是朕对她有多么爱重,而是皇后自己守得住。
你从来都没有想过,不管是偏袒哪位皇子,也算是人之常情,可是那些也算是您的重孙。这些年后宫龃龉,这中间有多少是您自己的手笔,不用再提醒了吧?
皇后虽然平庸了些,可是皇后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位皇子有过不该有的动作。这是她的谨慎之处。也是她的一份敬畏之心。三皇子性子虽然莽撞,心思直爽纯正。皇后是有福气的人。”
日头慢慢的升起来,将这大殿内照的光辉一片。可太皇太后的心却渐渐的暗沉。这一刻她无比清晰的感觉到自己是真的老了,老的就像那日头照不到的角落一般。原来,至始至终,自己便如像一个跳梁小丑一般。
冷眼看着她在前朝后宫伸着手。看着她搅弄风云。不过都是上不到台面的手段罢了。
“太皇太后保重身体,孙贵妃明日便会来陪你。”
首领太监悄无声息的站在了皇帝的身后。随着吱呀一声声响,宁安殿的大门缓缓敞开。更加热烈的阳光,争先恐后的扑洒进来。皇帝微微眯了眯眼。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