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像是一个孩童能有的想法。
多少圣贤一辈子攻读诗书,可能也是这个理解,而这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毕竟年龄阅历可以影响人的事情太多了。
人说惠及必衰,这样的年纪其实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和理解,先生们教书育人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慢慢建立接受自己看待世界理解事物的方式。
有时候惊羽在昭和宫也会不经意的说出一些不符合她年龄的话,不过皇后很少在意,毕竟她在昭和宫的调皮表现足够掩盖她有多聪明的事实。
但是麒麟殿的先生们见多识广,知道惊羽这样绝对是非同寻常的,在确定她不只是一时的想法之后,周太傅还是将这个事情告知了皇上。
皇帝自然是乐意自己的子女都是聪慧的,惊魄当年就十分聪明,从小到大什么课业都是顶尖的优秀,包括习武,所以皇帝才会毫不犹豫的将他立为自己的继承人。
惊恒惊毅也不是蠢笨之人,惊恒沉稳,惊毅机慧,他都十分满意。
如今再听到太傅说四子和长女更是异乎常人的聪慧,他则更加满意了,证明他大秦的确天命所归,后继有人。
所以当周太傅跟他隐晦的表示惊羽有些过于聪慧的时候,皇帝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如果是惊风过分聪慧的话他可能还会担心,因为惊魄惊风都是嫡子,而且一母同胞,如果惊风过分聪颖,生出异心,可能会乱了皇室。
但是惊羽只是女子,大秦严律,公主及其驸马都不得参政,惊羽再聪颖,对大秦的江山也只是有益无害的。
而且他大秦的嫡长公主,本就应该同旁的女子不一样,聪颖些最好。
皇帝不在意,皇后也不在意,周太傅也没有办法,只好继续按照原来的方法教。
但是教惊羽总是会让他有一种力不从心之感,不仅仅是他,麒麟殿的先生几乎都有同感。
因为他们能感觉到其实惊羽有时候对他们教授的东西并没有其他孩子那样的认同感,但是她不会表现出来,只是按照皇后所教导的那样,在麒麟殿要听先生们的话,她就只是听着,很多都不会放进心里去。
虽然隐隐约约的察觉到了问题所在,但是他们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也不知道如何才算是正确的教导。
虽然单纯在知识方面他们可能并不能教导惊羽,但是周太傅决定还是要好好的教一教惊羽三纲五常道德准则。
周太傅教书育人一辈子,知道越是聪明的人做起恶来才越是可怕。
虽然惊羽现在看起来是只是一个普通的有些聪明的孩子,但是若是真的行差就错走了歪路子,那有她的身份加持,带来的后果肯定非同寻常。
这个想法周太傅倒是没有跟麒麟殿的其他先生讲,毕竟那是皇室公主,恶意猜测反而会让自己惹祸上身。
他只是自己在心里有这个想法,对待惊羽的时候也多少跟教育惊风时候的侧重点不一样。
惊风这个孩子虽然在惊羽的带领下也十分调皮捣蛋,但是除了闯祸的时候,先生们都还挺喜欢他的,毕竟人小嘴甜长的可爱还聪明,哪家先生能不爱。
不过可能是因为跟惊羽太过熟悉的原因,基本上只要一眼没看住,这孩子就跟着惊羽闯祸,上次黄先生连心爱的砚台都没有保住,成了太延池里垫底的石头了。
事实证明,如果孩子精力太旺盛的话,哪怕贵为天下之主,爹娘也是实在遭不住的。
皇帝皇后已经有一堆人帮忙养惊风惊羽,基本上不用他们操什么心,但是还是三天两头的被气到头疼。
不过后宫的好日子来的也快,修王秦修马上就要回长安了,皇后打算把惊风打包送到他小皇叔那里去学功夫去。没了惊风,惊羽一个人闹腾,能闯的祸肯定是会少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