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携千秋> 第二十六章 重生的三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重生的三人(3 / 4)

遇见,聊起此事,就有所耳闻。”

“增收边银税不是朕的想法,是顾辞的建议,”赵宝琮说道,“他说既然大梁商贸兴盛,自然税收也要有所增加,朕便允了。此事,有问题吗?”

林焕微微皱眉,“增加税收没有问题,但此次对于边境商队的征税,似乎过于重了。商人重利,一旦利润变少,便会缩减规模,鸿汇商会已经减少了进入大梁的商队数量。然而边境商贸是大梁国库的重要来源,若长此以往,恐怕大梁的财政,会收到极大的影响。”

赵宝琮听罢,也觉得有些道理。她虽然不是很懂贸易,但也明白,贸易利润向来是大梁财政的大头。西梁因塔格沙漠与中原隔绝,本就在财政上少了贸易这一项,每年的军费和赈灾等支出都是咬着牙挤出来的,若是就这样断了商会这一笔,怕是连她都得喝西北风去。

“是啊,杀鸡取卵不是办法,若是税收过重,反而于贸易不利。”赵宝琮点点头,“朕知道了,若有机会,朕会和顾辞说这件事。”

林焕的神情也放松下来,柔声道,“摄政王本意应该是好的,为大梁增加税收,也是利国利民的事。只是这次似乎有些操之过急,虽然收上了税,却也绝了商队的后路,仔细想想,臣还是觉得此事应当再做商榷。”

说罢,他又自嘲一笑,“臣不过是陛下的教习师傅,本就没有干涉政事的资格,也不该置喙陛下和摄政王的决定。只是此事臣前思后想终究觉得不妥,故而专程入宫,向陛下一提罢了。”

“莫要这样说自己!”赵宝琮连忙道,“你于政事向来有独到见解,朕亦受益良多。顾辞在政事上虽然熟稔,但他与朕、与你的立场终是不同,有时做事有失偏颇。有你时常提出异议,朕也能有新的想法,为政才能公正。”

林焕低头一笑,和煦又温暖,“承蒙陛下不弃,臣必会鞠躬尽瘁,为陛下答疑解难。就边银税一事,陛下与摄政王说时,还是要以商量为主,不可质疑责令。摄政王的本心终是好的,臣只是想让大梁边境贸易更加有序,却不想让陛下和摄政王之间产生龃龉。”

“朕明白。”赵宝琮了然于心地对他笑了笑,“于治国,顾辞的确有才华,朕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有沟壑有手腕的能臣。只要是对大梁好,无论他做什么,朕都不会生气。”

赵宝琮说这话时,神情稳重,已然是一副成熟懂事的模样。林焕不言不语,只是看着她,心中似是被戳了一下,不疼,却似乎久久不能恢复。

——那一日的太庙,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赵宝琮和顾辞也回到了昭明元年?

西梁太庙留给他最后的记忆,是层层包围的叛军,是赵宝琮六神无主的脸,是胸口冰凉的箭。他没能保护她到最后,在意识弥留之际,他只想告诉赵宝琮,无论被顾辞俘虏有多屈辱,都一定要活下去。

赵宝琮没有能力,同样没有威胁,顾辞对赵宝琮尚有几分情面,不会取她的性命。江山,社稷,固然是帝王根本,可这一切对赵宝琮来说太过沉重,面对如此虎狼环伺的境地,能保全自身已是不易,不必再对帝王颜面执着不放。

他不知道自己最终是否瞑目,他只知道,他还有太多想要交待给赵宝琮的事情,喉中却充斥着鲜血说不出来。大婚惊变,他亦是措手不及,而被箭簇穿心之时,他心中最终弥漫不去的还是对赵宝琮的牵挂——他死了,她的宝琮,将来该怎么办?

不知是不是这份执念让他无法往生,待他自迷蒙中恢复意识时,却发现时间回到了五年前。

赵宝琮刚刚亲政,顾辞不得已还政——五年前,正是昭明元年,一切尚未开始,一切尚有转机。

而当一切重来的时候,他很快便敏锐地发现,赵宝琮不再像当年那样无心政事盲目信任顾辞,顾辞也没有像当年那般肆无忌惮大包大揽。两人都有了太大的变化,女帝和摄政王之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猜忌和暗涌······那时林焕便明白,赵宝琮和顾辞和他一样,重生了。

重生于五年前,让一切重新开始。

造化弄人,本来能顺利夺权的逆臣,因此失去了他谋划多年的江山;本来已经走投无路的女帝,因此获得了铲除奸佞的机会。而他,他终于也能保护住他想保护的人,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陛下,不会辜负大梁江山的。”林焕轻轻道,“陛下既然已经是大梁的第一个女皇帝,或许,也会成为大梁最有成就的皇帝。”

“那······朕可不敢想······”赵宝琮立刻摆摆手,傻笑几声,“能守住祖宗基业朕就已经很满足了,朕也没什么远大志向,只要百年以后,能抬起头来去见先帝就足够了。”

两人之间的气氛十分轻松,聊了半晌,林焕才想起,“方才陛下说有事召臣入宫,不知是为何事?”

“嗨,光顾着说笑了,差点忘了正事!”赵宝琮一拍额头,“良夕和燕砺锋去羌州也快半个月了,虽然传信不断,但朕看羌州的情况,依然不甚明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