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公主回宫(3 / 4)

空一片阴影掠过。

君不归站起身,便看到他那不讲道理的师尊正把小沙弥抱在怀里,右手的食指还不甘寂寞的戳在小沙弥的肉脸上。

直到小沙弥把那块蜜糖咽下去,叶寒舟才慢吞吞的放下手说道:“这小玩意儿蛮有意思的,怎么就偏偏被秃…常慧大师捡走了。”

“师尊。”

“两位施主。”

就在这时,一名穿着灰蓝色僧袍的小和尚跑了过来,他先是朝着两人鞠了一躬颂了一声佛号,然后才把目光转向叶寒舟怀中的小沙弥。

“常慧大师已经恭候两位多时了,还请移步慧庆寺。”

“他倒是能掐会算。”

叶寒舟伸手点了点怀中小沙弥的鼻尖,看到对方捂着鼻头嘟了嘟嘴,这才把他递给面前的小和尚:“不劳烦小师父带路了,我知道怎么走。”

“唉,施主……”

“对了,劳烦这位小师父先带着我徒弟去趟大雄宝殿。”

叶寒舟转过身,指了指身后的君不归说道:“给他驱个邪,我先去找常慧大师商量点事。”

君不归无奈道:“师尊。”

“就这么安排了。”

叶寒舟轻飘飘的撂下最后一句话便离开了原地,因为他知道,自家徒弟一直都很听话。

常慧大师所在的慧庆寺在一片茂密的竹林后,那里幽静清雅只有一条小路可以抵达,香客们一般也不会朝那边去。

穿过竹林的小路旁是流动的溪流,溪水淙淙甚是清澈,水底砾石在天光照耀下晶莹剔亮,石间游鱼忽来忽往怡然自乐。

飘落的竹叶轻拂于水面之上,清韵悠悠一派宁静祥和,水面粼粼波光倒映着往来人影,可谓是莹莹墨绿水,藏影掩游鱼。

叶寒舟踩着脚下满是苔藓的青石板,他觉得香客不常到此也是有缘由的,就是他走在这里都时不时的脚下打滑,更别说那些柔弱的香客们了。

一路走过,幽竹夹道,叶寒舟一边打量一边心想,这还当真是应了那句‘路窄苔滑鸟鸣涧,山青水秀林静幽’。

穿过这片遮天蔽日的竹林,叶寒舟抬起头便看到了不远处的慧庆寺,慧庆寺还和多年前一样,红墙金瓦飞檐斗拱,古朴陈旧,散发着一股总也躲不开的陈年旧香味。

慧庆寺内的佛堂里供奉着数位悲天悯人的神佛,它们大多双手抚膝,表情慈悲凝视着诸事百态,神情庄严肃穆,仅是远远望去便令人仰慕神往。

叶寒舟站在半开的门前踌躇了一番,深深的吸了口气,他这才抬起头小心翼翼的朝里望去。

只见佛堂中央的矮桌旁,一名穿着杏黄色僧袍的老和尚正手拈佛珠垂眸念经,对方背对着叶寒舟,后背微躬盘坐在佛祖面前的蒲团上。

记忆仿佛在一瞬间重叠,叶寒舟耳边似乎又隐隐响起阵阵轰鸣的雷声。

他在原地默立了片刻,等到对方念完了一段经文,这才踏进佛堂轻声唤了一声:“常慧大师。”

听到声音,常慧大师从佛前缓缓转过身,他看着来人淡淡颔首道:“叶施主,多年不见。”

“十年前,就是在这个地方。”

叶寒舟抬头看着面前庄严肃穆,面容悲悯的佛像,他深深的吸了口气轻声说道:“我当时年少误闯佛堂……因心中愤懑便质问大师,人说佛恋天下,为何却只渡有缘人?”

“那么…叶施主,十年了,你还是没有想明白吗?”

常慧大师半瞌着双眼,他坐在蒲团上右手拈着一串佛珠,就像十年前一般说道:“万事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有些事…还请施主,莫要强求。”

“当年我踏入此间,大师正在念《法华经》。”

叶寒舟垂下眼眸陷入了回忆,他及腰的华发披散在身后,在佛堂橘色的烛火下似是罩着一层柔和的月华。

“大师正念到…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

叶寒舟的声音不自觉变的沙哑,他张了张嘴想继续说下去,但最终却是垂下头咬紧了下唇。

常慧大师叹了口气,他睁开眼睛静静的望向叶寒舟,就像十年前,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望着衣衫褴褛狼狈不堪的少年,裹杂着雨水跌跌撞撞的闯进佛堂。

彼时常慧大师刚刚念完最后一句“弹指即谢,刹那芳华”,佛堂的大门便被手执长剑的少年一把撞开。

少年一头如瀑青丝贴在苍白的皮肤上,他就像是刚被水中打捞上来,整个人湿漉漉的还带着寒气。

常慧看着他颔首轻叹:“小施主,天色已晚,可是要在此间留宿?”

“……你刚才说,昙华…弹指即谢……”

少年双目空洞,唯有一点暖色的双唇也被他咬的鲜血淋漓,可他就像感觉不到疼痛一般,只是固执着问道:“既然他生在佛前,为何…佛不渡他?”

“施主……”

“佛说众生平等……”

少年上前一步声嘶力竭的问道:“……却又为何只渡有缘人?!这天下有这么多不平事他为何看不到!”

“小施主。”

常慧大师叹了口气,他看着少年手中的长剑低声说道:“施主,诸事因缘而生,又因缘而灭,如今只是…你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